[发明专利]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8265.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煜;李天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5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雾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其上设有储物通道;束带,设于雾化器上,用于将雾化器限制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咬嘴,设于雾化器上,用于向外输送雾化后的雾气;挡液结构,用于防止使用雾化器时唾液流入至雾化器内。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了挡液结构,进入咬嘴的唾液可被挡液结构所阻挡,不会进入至雾化器内,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咬住咬嘴进行雾化的过程中,唾液流入至雾化器而出现的影响雾化效果或后期滋生细菌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CN204840556U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器嘴及医用雾化器》,其包括导气管和设于导气管上的雾化嘴,雾化嘴俄日奶嘴形状,婴儿在咬住雾化嘴时更为容易。但该种结构下,由于雾化嘴咬在嘴里,嘴里的唾液容易进入至雾化嘴内,之后顺着导气管流入至雾化器内,进而造成雾化器内的药液被污染,影响雾化效果;且唾液进入雾化器后经常难以完全排出,从而残留在雾化器内,时间较长后容易影响雾化器内的环境,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唾液不易进入至雾化器内的呼吸内科用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包括
雾化器,其上设有储物通道;
束带,设于雾化器上,用于将雾化器限制在使用者的脖子上;
咬嘴,设于雾化器上,用于向外输送雾化后的雾气;
挡液结构,用于防止使用雾化器时唾液流入至雾化器内。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了挡液结构,进入咬嘴的唾液可被挡液结构所阻挡,不会进入至雾化器内,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咬住咬嘴进行雾化的过程中,唾液流入至雾化器而出现的影响雾化效果或后期滋生细菌的情况;且通过束带的设置,使得雾化器能够被悬挂至脖子上,进而无需手持雾化器,使用者可将双手腾出用于干其他事情;且该种结构下为脖子受力,相较于挂耳式的雾化器而言,脖子上能够承受的力更大,且脖子的受力面积也更大,不易出现耳朵被勒的不适感。
进一步的,所述咬嘴包括与雾化器的出气口相连通的导气管和与该导气管相配合的咬嘴体;该导气管和咬嘴体分别为L型结构设置,所述挡液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咬嘴体内的第一挡液部件和设于导气管上的第二挡液部件;导气管和咬嘴均为L型结构的设置,使得雾化器在悬挂于脖子上时,咬嘴能够以更好的角度甚至使用者的嘴边,咬住咬嘴的姿势更为舒适;通过两组挡液部件的设置,对进入至咬嘴内的唾液进行良好的阻挡,有效避免出现唾液进入至雾化器内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液部件包括固连于该咬嘴体内壁上的挡液板和设于该咬嘴体内壁的出液口,该出液口对应设于所述挡液板下部位置;由于咬嘴体为L型结构,且咬嘴整体为倾斜的状态,从而当有唾液进入至咬嘴内时,将沿着咬嘴的一侧内壁向下流动,从而被挡液板所阻挡,进而不会进入至雾化器内,被阻挡的唾液可由出液口向外排出;且由于唾液均沿着一侧侧壁流动,从而挡液板无需将整个咬嘴内部都覆盖,从而保证了雾化后的液体能够从挡液板上部与咬嘴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向外喷出,不会对雾化的效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挡液板包括中心板和设于中心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该中心板包括下部的斜板、与斜板固连的连接板及设于连接板上的扩口板;通过扩口板的设置,增大挡液板上部能够接住的唾液的量,当有向下滴落的唾液时,也能够被扩口板挡住,进一步保证了唾液不会进入至雾化器内;底部的斜板能够更好的将唾液导流至出液口处,优选的,该斜板的底部直接与出液口的底壁相连,进而唾液不会出现残留在挡液板底部和出液口之间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医疗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的供氧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