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7618.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尚;符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38 | 分类号: | H01L33/38;H01L33/00;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李春晖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结构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LED结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连接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连接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连接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三连接端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四连接端。该LED结构在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制作时,无论所述LED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还是所述LED结构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都能保证所述LED结构发亮,从而保证所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LED结构包括:量子肼发光层01、位于量子肼发光层 01第一侧的P传输层02、位于所述P传输层02背离所述量子肼发光层01一侧的上电极03、位于所述量子肼发光层01第二侧的N传输层04、位于所述 N传输层04背离所述量子肼发光层01一侧的下电极05。如图2所示,上述LED结构在用于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时,存在部分LED结构的上电极 03与阵列基板上驱动电极电连接,部分LED结构的下电极05与阵列基板上的驱动电极电连接的现象,从而导致Micro LED显示面板在工作时,存在部分LED结构亮,部分LED结构不亮的现象,造成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结构,以解决所述 LED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存在部分LED结构亮,部分LED结构不亮的现象,造成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异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结构,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连接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连接端;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连接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三连接端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四连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结构在应用于显示面板的制作时,无论所述 LED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还是所述LED结构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都能保证所述LED结构发亮,从而保证所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LED结构与阵列基板组装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LED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9-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作方法中各步骤完成后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7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