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2384.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陶龙兴;符冠富;陈婷婷;奉保华;符卫蒙;李光彦;郁平慧;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C05G3/00;C05G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及其应用,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水稻早穗抑制剂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有效成分:0.4~0.6g/L多效唑、5~10g/L氮、0.01g~0.05g/L海藻糖和0.001~0.010g/L脱落酸。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早穗抑制剂处理28天秧龄的秧苗,秧苗素质比对照例1有明显提高,根系干重与地上部干重比对照例1分别增加了28.95%和9.67%,产量比对照例1增加了40.11%,比15天秧龄正常移栽小区产量增加了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早穗是指水稻主茎在育苗期间,就已经开始幼穗分化,水稻移栽后,不到抽穗的时候,就提早孕穗抽穗的现象。水稻早穗是主茎先抽穗,并且株高变矮,穗变小,主茎孕穗侧茎还在分蘖,分蘖数不减少,稻穗普遍变变小,抽穗有早有晚,参差不齐。
水稻早穗的原因有的是栽培技术不当,而有些是气候因素,具有不可抗拒性。如在水稻育苗中后期,多次使用含有激素类的产品,刺激水稻苗生殖生长,可能会导致水稻早穗;水稻育苗时播种量过大,秧苗拥挤和徒长,也能导致早穗现象;由于前茬作物迟收等原因造成水稻苗龄过长,也能导致水稻早穗现象。如果水稻苗期,遇上连续极端高温危害以后,水稻苗就可能会出现在苗床上提前转入生殖生长,移栽后就会出现早穗;水稻苗期过分干旱,也能导致水稻提前幼穗分化,形成早穗。
传统的补救措施主要有:(1)在有早穗发生的稻田,在蘖茎孕穗初期,及时施孕穗肥;(2)发现有早穗现象的稻田,可以在水稻蘖茎孕穗时,喷含有腐植酸的促长型叶面肥,促进蘖茎形成大穗;(3)在水稻蘖茎抽穗前后,喷磷酸二氢钾,促进水稻早熟。这些措施都是在秧苗移栽后的大田进行,不仅费工费力,而且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减少或防止水稻早穗现象的发生,确保水稻秧苗移栽后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因发生早穗而造成的产量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有效成分:0.4~0.6g/L多效唑、5~10g/L氮、0.01g~0.05g/L海藻糖和0.001~0.010g/L脱落酸。
优选的,所述氮的来源包括尿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水稻早穗抑制剂在抑制水稻早穗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水稻早穗抑制剂的施用时期为水稻秧苗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
优选的,所述水稻早穗抑制剂的施用量为10~20L/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及其应用,所述水稻早穗抑制剂通过反向调节措施及改变逆境环境,满足(或基本满足)水稻幼苗正常生长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及营养要素,引导幼苗进入正常生长发育进程,防止早穗的发生。而且本发明所述早穗抑制剂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极易发生早穗的嘉早17,采用28天秧龄的秧苗进行种植,其早穗发生率仅1.1%,比28天秧龄的秧苗正常移栽小区产量增加了40.11%,比15天秧龄正常移栽小区产量增加了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早穗抑制剂,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有效成分:0.4~0.6g/L多效唑、5~10g/L氮、0.01g~0.05g/L海藻糖和0.001~0.010g/L脱落酸。
本发明所述水稻早穗抑制剂优选为液体剂,更优选为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钙大米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大米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