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1387.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蕾;吴青昊;魏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02;F28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聂智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及其 | ||
1.一种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具有沿扁管本体的短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扭转段、平直段和第二扭转段,所述第一扭转段和所述第二扭转段均绕所述扁管本体的短轴方向扭转,且所述第一扭转段和所述第二扭转段的扭转角度不同;
所述第一扭转段绕所述扁管本体的短轴方向向上扭转,使所述第一扭转段相对所述平直段朝向上方倾斜,所述第二扭转段绕所述扁管本体的短轴方向向下扭转,使所述第二扭转段相对所述平直段朝向下方倾斜;
所述第一扭转段相对所述平直段朝向上方倾斜的角度为所述第二扭转段相对所述平直段朝向下方倾斜的角度为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转段靠近迎风面设置,且所述第一扭转段在送风方向上的宽度为L1,所述平直段在送风方向上的宽度为L2,所述第二扭转段在送风方向上的宽度为L3,且L2<L1<L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平连接段和第二水平连接段,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段的形状与第一集流管的第一集流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段与所述扁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段的形状与第二集流管的第二集流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段与所述扁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对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连接段和第二过渡连接段,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扁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扁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6.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扁管;
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第一集流口,所述第一集流口与所述扁管的一端相连通;及
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上错位设有第二集流口,所述第二集流口与所述扁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集流口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介质管和第二介质管,所述第一介质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介质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管的下方;其中,
当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换热介质从所述第一介质管流入而从所述第二介质管流出;
当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换热介质从所述第二介质管流入而从所述第一介质管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套设于所述扁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13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净化系统
- 下一篇:挂具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