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及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0472.7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源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46;D06P1/645;D06P1/651;D06P3/8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染料 活性染色 涤棉织物 微胶囊 芯材 壳层 海藻酸钠凝胶 壳聚糖 重量百分比 活性羟基 有效促进 固色率 重量比 染色 改性 制备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包括壳层和芯材,其中,壳层为壳聚糖,芯材为含有活性染料的海藻酸钠凝胶,芯材和壳层的重量比为1:1‑1.5;活性染料在芯材中的重量百分比20‑3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还公开了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方法。本发明以壳聚糖为壳,以海藻酸钠凝胶为核制得微胶囊活性染料,有效促进了活性染料分散,同时对活性染料进行改性引入活性羟基,提高了活性染色的固色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棉织物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以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涤棉织物的染色大多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该染色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但活性染料的染色牢度,尤其是耐氯牢度较差。由于还原染料具有色谱齐全,染后色泽鲜艳,耐晒、耐洗、耐氯漂等色牢度好的优点,因此采用分散/还原法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能改善活性染料染色的不足,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团与织物纤维具有很好的亲和性,虽然利于染料上染,但是由于初期上染率过高易导致织物的染色均匀度变差,匀色度不佳,且固色效果也不尽人意,洗涤容易发生褪色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对涤棉织物的染色方法,以壳聚糖为壳,以海藻酸钠凝胶为核制得微胶囊活性染料,有效促进了活性染料分散,同时对活性染料进行改性引入活性羟基,提高了活性染色的固色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包括壳层和芯材,其中,壳层为壳聚糖,芯材为含有活性染料的海藻酸钠凝胶,芯材和壳层的重量比为1:1-1.5;活性染料在芯材中的重量百分比20-30%。
优选地,活性染料为改性活性染料,改性活性染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将浓度为10-20g/L的活性染料升温至40-50℃,加入浓度为30-40wt%的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9-10,加入改性剂,升温至80-90℃,搅拌反应得到改性活性染料。
优选地,改性剂和活性染料重量体积比g:l为5-10:1。
优选地,改性活性染料的制备过程中当活性染料为K型活性染料时,改性剂选用乙醇胺;当活性染料为KN型活性染料时,改性剂选用2-甲基-3-丁烯-2-醇。
优选地,搅拌反应时间为0.5-1h。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活性染料溶液中加入浓度为3-4wt%的海藻酸钠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活性染料溶液中活性染料的浓度为10-15g/L,向混合溶液中滴入浓度为2-3wt%氯化钙溶液,搅拌凝胶反应,接着加入浓度为0.5-2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反应得到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
优选地,活性染料溶液、海藻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和壳聚糖醋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2:4-5:1-2:3-4。
优选地,凝胶反应时间为5-10min。
优选地,反应10-15min得到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涤棉织物活性染色方法,采用涤棉织物活性染色用微胶囊活性染料对涤棉织物进行活性染色。
优选地,所述活性染色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前处理:将涤棉织物按浴比为1:30-40浸泽在碱性处理液中,升温至40-60℃,保温30-40min,排液,水洗;其中,碱性处理液包括: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20g/L、精炼剂的浓度为1-2g/L、渗透剂的浓度为0.5-1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源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源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0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