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6503.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莉莉;苏琴;张卫群;朱贾辉;陈春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涂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防护涂料 无溶剂 底材 附着力 环氧树脂 非金属材料表面 环氧树脂稀释剂 金属材料表面 酚醛胺树脂 改性脂环胺 耐湿热性能 无机物改性 耐磨性 钢材表面 聚碳酸酯 耐盐雾性 铜材表面 重量配比 钢结构 铝合金 颜填料 树脂 聚酯 生锈 目筛 涂覆 制备 过滤 涂料 防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它的组成包括:甲、乙组份;甲组份包括无机物改性环氧树脂、颜填料、环氧树脂稀释剂、助剂;乙组份包括改性脂环胺树脂、酚醛胺树脂、填料、助剂。将甲组份与乙组份分别用80目筛过滤包装,并且使用时按照重量配比2∶1~10∶1混合搅拌均匀,在3小时内用完。该涂料既能在铜材表面、经表面处理的钢材表面、生锈钢结构(等级为大于等于St2)的表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表面进行防护,也可涂覆在聚酯、聚碳酸酯等非金属材料表面,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磨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防腐蚀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因使用溶剂型涂料而向大气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约500-600万吨,从环保和节约石油资源的角度上说,环保涂料是一个发展方向。
因此,世界各国对涂料的要求越来越严,特别是限制涂料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指标日益严格。无溶剂防护涂料已经成为了低污染涂料发展方向。其次,开发一种涂料能在多种底材上应用,符合当今涂料发展的趋势,也为下游涂料应用企业提供了方便。
随着国民经济和基本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工程对防腐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钢铁设备、构件对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复合材料的飞速发展,既要求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又能在多种底材上具有良好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同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和适应性。众所周知,普通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在钢铁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但在诸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铜板表面、铝合金表面耐化学品性和防腐性一般。
现阶段,聚酯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等非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类聚合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侵蚀,如热、光照、臭氧,从而产生解聚、老化等现象,使聚合物的性能下降,以至于最后丧失使用价值。针对这一缺点,可以采用在其表面涂装防护涂料进行保护,这是防护基材老化、表面擦伤的较为经济且主要的方法。由于无溶剂涂料的技术瓶颈,普通的无溶剂涂料与传统的溶剂型防护涂料相比,虽然低污染,但是漆膜性能相对溶剂型防护涂料不稳定,特别是针对铜材表面、经表面处理的钢材表面、生锈钢结构(等级为大于等于St2)的表面、铝合金表面、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等不同底材,无溶剂防护涂料对其的附着力都不尽相同,普通的涂料尤其是在铜材表面、生锈钢结构(等级为大于等于St2)的表面、铝合金表面、非金属表面的附着力不佳,聚酯材料底材或者是聚碳酸酯底材的表面张力低,表面呈惰性,不利于涂层附着。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底材,开发一种能同时满足在多种不同底材上良好附着力且性能优良的无溶剂防护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及制备方法,该涂料从改进其中的成膜物质出发,选用无机有机杂化技术改性环氧树脂作为主体树脂制备油漆,该涂料既能在铜材表面、经表面处理的钢材表面、生锈钢结构(等级为大于等于St2)的表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表面进行防护,也可涂覆在聚酯、聚碳酸酯等非金属材料表面,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磨性、耐盐雾性、湿热性能。
除锈等级规范参见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和除锈等级);
St2级为彻底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钢材表面没有可见油脂和污垢,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或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底材的无溶剂防护涂料,它的组成包括:甲、乙组份;甲组份包括无机物改性环氧树脂、颜填料,环氧树脂稀释剂、助剂;乙组份包括改性脂环胺树脂、酚醛胺树脂、填料、助剂;甲、乙组份的配比如下:
甲组份中组成物的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涂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涂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