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5308.7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爱华;王安正;于长生;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速 风机叶片 桨距调节 超速 风机 叶片 桨距调节系统 安全系统 风电机组 风机设备 风机载荷 机组状态 实时风速 实时监控 速率变化 主控系统 高风速 桨距角 算法 机组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1)在桨距调节主控系统中,依据风机型号,实时监控的风速,计算叶片速率的临界值;(2)风场内风电机组根据自身的机组状态,设立桨距调节的算法与系统;(3)根据风场内各风机的实时风速,计算得到的叶片速率变化的临界值;(4)将确定的临界值输入进桨距调节系统,调整桨距角进行安全系统启动;本发明能避免突发高风速情况下可能导致的风机载荷过低的情况,提高了风机设备的安全性,并降低机组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资源本身是难以预测的,风场内的风速会不定时不定期出现突然爆发性加快的现象,这就需要对风机进行安全监控,从而让风机转速和功率输出保持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并保证在极端天气中风机正常的启动和停机。在爆发性高风速条件下,为了限制高风速时的功率输出,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为失速调节、桨距调节和偏航控制方法。
失速调节不能调节桨距角,故只能通过现场测试,若测试的结果表明功率的大小不能得到充分的限制,则需要卸下叶片,改变固定的桨距角设置,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采用失速调节的范围很少。
偏航控制通过控制风机的偏航来限制功率输出,具体表现为低风速时对准风的来流,高风速时偏离风的来流,正常的风机当中都存在偏航控制机构,但大型机中使用的较少,进有意大利的1.5MW GAMMA60的原型机为偏航控制。
当前安全系统控制调节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桨距调节,对于桨距调节型风机而言,可以主动调节整个叶片的桨距,从而改变整个叶片上的攻角,桨距角已经调节的叶片可以发挥气动刹车的作用,通过调节整个叶片的桨距角控制叶片的攻角,从而控制功率输出,其控制机理。
采用桨距调节方法时,在低风速的情况下,叶片桨距角成0°,高风速的情况下,叶片桨距角成90°;由于自动化控制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在出现突发极端大风时,不能第一时间内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故而一般不采用自动化控制而采用人工按钮控制,人工控制按钮在调节桨距角时,叶片会出现转动速率为零的情况,而在此种情况下,高风速会导致原本设计的载荷过低,从而导致风机事故的发生,因此,急需一种能在突发大风天气情况下并人工进行桨距调节时,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桨距调节时且当风速突然增大时,能避免突发高风速情况下可能导致的风机载荷过低的情况,提高了风机设备的安全性,并降低机组的维护成本的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桨距调节主控系统中,依据风机型号,实时监控的风速,计算叶片速率的临界值;
(2)风场内风电机组根据自身的机组状态,设立桨距调节的算法与系统;
(3)根据风场内各风机的实时风速,计算得到的叶片速率变化的临界值;
(4)将确定的临界值输入进桨距调节系统,调整桨距角进行安全系统启动。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临界值必须经过论证。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安全系统应用在桨距调节风电机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风速突增导致的风机叶片超速的控制方法,在进行桨距调节时,当风速突然增大时,能避免突发高风速情况下可能导致的风机载荷过低的情况,提高了风机设备的安全性,并降低机组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桨距调节风电机组的设备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