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R和BIM的轨道应急事件体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2001.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斌;郑望贤;魏新;刘志强;柳祚飞;梁荷东;彭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旸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高炜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场景模拟 应急事件 动作信息 视觉信号 体验系统 危机事件 真实场景 轨道 应急 轨道交通 视角信息 视觉模块 视觉模型 文件建立 转换 加载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VR和BIM的轨道应急事件体验系统,包括场景模拟装置,获取真实场景文件,并在真实场景文件上加载应急事件文件建立应急场景;VR装置,获取用户的动作信息并将用户的动作信息转换为场景视角信息,将转换的场景视觉信号发送给场景模拟装置;场景模拟装置将场景视觉信号建立在应急场景上以形成视觉模型,再将视觉模块发送给VR装置以供体验者体验。本发明通过将VR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实现将轨道交通的场景与危机事件相结合,让体验者通过VR装置可真实的感受危机事件,并作出反应,通过设置一个小的场地就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轨道的场景,并且可让每个人都体验,并且无需固定时间,随时随地,体验感强,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应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R和BIM的轨道应急事件体验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因其在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环境质量、调整城市区域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拉动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突出作用,在新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而轨道交通作为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现在所有的应急方式的演练都处于实操或者纸上谈兵,对于轨道交通来说实操的难度太大,且参与人员不定,无法达到有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R和BIM的轨道应急事件体验系统,该系统可模拟轨道内发生的意外情况,并可让体验者实际体验并作出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VR和BIM的轨道应急事件体验系统,包括:
场景模拟装置,获取真实场景文件,并在真实场景文件上加载应急事件文件建立应急场景;
VR装置,获取用户的动作信息并将用户的动作信息转换为场景视角信息,将转换的场景视觉信号发送给场景模拟装置;
场景模拟装置将场景视觉信号建立在应急场景上以形成视觉模型,再将视觉模块发送给VR装置以供体验者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场景模拟装置和VR装置之间连接有通信装置,用于信息的上传下达。
进一步地,所述场景模拟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时间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真实场景文件、应急场景文件、应急场景和视觉模块文件;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信息;
所述时间模块用于计算时间信息;
所述场景模拟装置内安装有BIM模型软件和模型建立软件。
进一步地,所述VR装置连接有与其共享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将场景视觉信号建立在应急场景上以形成视觉模型是指:在真实场景文件上建立空间几何坐标,在X平面上建立视角场景信息,在Y面上应急事件文件,在原点上建立数据测量的立体标靶,根据立体靶标的移动的方向为视角信息,并将应急事件文件记载在真实场景文件上,最后将场景视觉信息和应急事件文件相互转换形成应急场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鼓风机、发热装置和喷淋装置。
本发明通过将VR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实现将轨道交通的场景与危机事件相结合,让体验者通过VR装置可真实的感受危机事件,并作出反应,通过设置一个小的场地就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轨道的场景,并且可让每个人都体验,并且无需固定时间,随时随地,体验感强,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旸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旸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