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槽打壳锤头火焰清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1030.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狄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建军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槽打壳 锤头 火焰 清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槽打壳锤头火焰清理方法,包括:观察锤头凝结黏附物增多时,暂停执行打壳程序,将锤头作半程提升,悬停在火焰清理位上;随后,将碳质燃料投放至打壳形成的熔融电解质液洞穴中,漂浮在熔融质液面上;利用熔融电解质热能,从底部点燃碳质燃料,火焰由蜂窝孔中窜烧,直接烘烤上方粘包锤头;锤头上的黏结混合物经火焰烘烤后热熔化,滴落液返回电解铝槽中;最后,观察锤头凝结黏附物被清除后,提升锤头,撤离火焰清理位,恢复执行打壳程序。本发明借助熔融电解质热能,点燃投放于打壳洞穴中的碳质燃料,对凝结黏附物进行热熔清除,滴落液又返回电解铝槽中,不改变电解铝槽还原氛围,起到在线火焰清理打壳锤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焰切割清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槽打壳锤头火焰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Al2O3(原料)+C(电极)→(电能+电解质作用下生成)→Al(产品熔液)+CO2(排放气体)。
电解铝槽中,下层为铝熔液、上层为冰晶石电解质;熔融态冰晶石电解质的表面,与空气接触,会凝固一层硬壳,妨碍氧化铝粉下料,催生熄灭阳极效应,必须定时打掉这层硬壳,及时加料,才能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打壳作业是电解车间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
电解铝槽内,熔融态冰晶石电解质表面,凝固层的硬度和韧性较大,需要快速有力的打壳机构。打壳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机头采用气动冲击气缸,通过气阀切换气路,完成锤头的连续上下运动,实现锤击打壳功能。
锤头和活塞钎杆采用螺纹或焊接连接,钎杆末端为锤头,锤头要到达熔融电解质液,否则易出现打壳不到位,进料口不开,氧化铝粉不能及时进入电解质熔液的情况。
然而,打壳锤头在熔融电解质液中,浸泡时间过长,从而电解质黏附物增多,造成“粘包”长大,随后会降低打壳效率。
打壳气缸昼夜动作700次以上,每次锤头浸泡在高达950℃的冰晶石90%、氧化铝5%及添加剂5%组成的熔液中2~3秒,累积时长导致电解质熔融黏附物比较多,同时清理“粘包”费时耗力,甚至需要频繁更换锤头等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槽打壳锤头火焰清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锤头清理方式不合理,需要频繁更换锤头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槽打壳锤头火焰清理方法,包括:观察锤头凝结黏附物增多时,暂停执行打壳程序,将锤头作半程提升,悬停在火焰清理位上;
随后,将碳质燃料投放至打壳形成的熔融电解质液洞穴中,漂浮在熔融质液面上;
利用熔融电解质热能,从底部点燃碳质燃料,火焰由蜂窝孔中窜烧,直接烘烤上方粘包锤头;
锤头上的黏结混合物经火焰烘烤后热熔化,滴落液返回电解铝槽中,不改变电解铝槽还原氛围,起到在线火焰清理打壳锤头的效果;
最后,观察锤头凝结黏附物被清除后,提升锤头,撤离火焰清理位,恢复执行打壳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质燃料由提纯碳粉组成,与碳素体电解阳极材料相同,投放后不改变电解铝槽还原氛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质燃料为蜂窝状,具有多个从底部通向顶部的通孔,使得火苗从蜂窝孔中窜烧。碳质燃料被高温熔融质点燃后,火焰从蜂窝孔中窜烧,直接烘烤上方粘包锤头;由于黏结混合物熔点不高,还具有一定初始温度,将出现热熔化,滴落液又返回到电解铝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质燃料具有微气孔和海绵体,作轻量化处理后,能够漂浮于熔融电解质液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