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6538.7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桑田;高健;尹欣;王啦;齐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石墨 可见光 波段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属于光电探测与微纳光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多刻槽结构为周期性微结构,其结构的原胞(即结构的基本单元)由多个宽度相同、深度不同的窄金属刻槽构成,刻槽及其上方填充介质覆盖层,石墨烯沉积于介质覆盖层上方。针对TM偏振入射光波,由于刻槽的腔共振效应,不同深度的刻槽对应不同的石墨烯光吸收波长,多个不同深度刻槽的组合可以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吸收。此外,该吸波器的吸收光谱对入射角变化不敏感,即便入射角发生显著变化,石墨烯仍然具备优良的宽带光吸收性能,在光调制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属于光电探测与微纳光机电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作为一种零带隙材料,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引起了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以及工程学界的极大兴趣。在太赫兹和中红外波段,由于石墨烯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电导率,可以支持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输,在分界面对电磁场具有很强的束缚效应,能够形成极强的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因此石墨烯可以在共振波长处取得接近100%的光吸收效率。然而,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单层石墨烯光吸收效率由其精细结构常数α决定,对应的光吸收效率仅为2.3%,远小于传统光电探测材料的光吸收,极大限制了石墨烯光电探测器件的量子转换效率。
近年来,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石墨烯吸波器的研究受到人们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先后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以往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增强石墨烯光吸收率的方法,主要基于微纳结构的各类共振效应,比如导模共振、法布里-玻罗(Fabry–Pérot)共振、Fano共振、腔共振、衰减全反射、电偶极共振和磁偶极共振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光电探测器的光电转换量子效率,往往需要在较宽的波段内具有宽带吸收效应,并且其光吸收效率对入射角度的变化不敏感。上述方法获得的光吸收带宽往往较窄,光吸收效率对入射角度变化极其敏感;石墨烯对于光的吸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装置和方法,解决了如下至少一个技术问题:目前方法存在的光吸收宽带窄、光吸收效率低或者光吸收效率对于入射角度变化敏感。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或方法,当入射角发生显著变化时,石墨烯仍然具备性能优良的宽带光吸收效应;其光吸收效率高,能够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实现高效率的光吸收。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装置,包括多刻槽结构,所述的多刻槽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宽度相同、深度不同的窄金属刻槽;刻槽内及其上方填充介质覆盖层,石墨烯位于介质覆盖层上方。由于刻槽的腔共振效应,不同深度的刻槽对应不同的石墨烯光吸收波长,多个不同深度刻槽的组合能够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吸收。
所述的多刻槽结构是周期性微结构,所述的周期性微结构的原胞(即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宽度相同、深度不同的窄金属刻槽,金属刻刻槽内及其上方填充介质覆盖层,石墨烯位于介质覆盖层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吸波装置的多刻槽结构包括五个窄金属刻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吸波装置的窄金属刻槽的宽度为w,刻槽深度为d1、d2、d3……等,刻槽宽度w和刻槽深度为d符合式(1)
其中,λ是石墨烯光吸收波长,l为整数,di为刻槽深度;neff为刻槽的有效折射率,具体的是等效为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的模式折射率,其大小与金属和介质覆盖层的介电常数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6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