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船作业区域的整平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2301.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6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蛟;王波;蒋秋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船 作业 区域 结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船作业区域的整平结构装置,其设于作业甲板加厚板和作业甲板常规板之间;作业甲板加厚板高于作业甲板常规板;作业甲板加厚板和作业甲板常规板之间设有过渡板;作业甲板常规板上设有木甲板;木甲板的端部设有封边构件;封边构件的上端面低于木甲板的上端面;过渡板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固接于过渡板,盖板的另一端固设于封边构件的上端面;作业甲板加厚板的上端面、盖板的上端面和木甲板的上端面齐平。本发明不仅从根本上解决铺设木甲板及设备区域主甲板加厚板形成的局部高度差,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该区域主甲板下舱室净高度;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会增加额外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船作业区域的整平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作业船(尤其供应船、拖船等)主甲板作业区域为防止甲板货对作业主甲板的刚性冲击以及减少拖带缆绳的磨损,通常在其主甲板作业区域布置有高度约80-100mm的木甲板结构形式。按船舶设计规范,木甲板的厚度为80-100mm。该木甲板不仅可以提供相对平整的载货作业平台,同时也为作业区域工作人员及船体主甲板本身提供有效保护。
此外,上述船型为满足拖带功能,通常在其尾部区域布置鲨鱼钳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鲨鱼钳回收至作业甲板下舱室内存放,而工作状态下需要抬升并高出作业区域主甲板。通常该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由于承受载荷较大,故该区域主甲板板厚较厚;同时为满足该设备反复起降,该设备区域周围一定范围内无法布置木甲板结构。
基于上述情况,常规工程船在主甲板作业区域(尤其在尾部区域)通常采取下沉式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作业甲板上具有作业甲板加厚板区域101,作业甲板加厚板区域上设有鲨鱼钳设备102,作业甲板加厚板区域周围铺设有木甲板103。作业甲板加厚板区域和木甲板之间形成“下沉式”的60-80mm的高度差。
该“下沉式”高度差不仅对实际作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对船上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及行走带来不可预测的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程船作业区域的整平结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工程船作业区域的整平结构装置,其设于作业甲板加厚板和作业甲板常规板之间;作业甲板加厚板高于作业甲板常规板;作业甲板加厚板和作业甲板常规板之间设有过渡板,过渡板斜向下延伸;作业甲板常规板上设有木甲板;木甲板的端部设有封边构件;封边构件将木甲板固定于作业甲板常规板;封边构件的上端面低于木甲板的上端面;过渡板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固接于过渡板,盖板的另一端固设于封边构件的上端面;作业甲板加厚板的上端面、盖板的上端面和木甲板的上端面齐平。
较佳地,盖板、过渡板和封边构件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填充物。填充物既可以进一步加强盖板的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水进入盖板下方,避免水对过渡板造成腐蚀。
较佳地,填充物为水泥。填充物也可以为其它填充物。水泥可以进一步加强盖板的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水进入盖板下方,避免积水对过渡板造成腐蚀。
较佳地,过渡板的上端与作业甲板加厚板固接;过渡板的下端与作业甲板常规板固接;过渡板的上端的厚度与作业甲板加厚板的厚度相同;过渡板的下端的厚度与作业甲板常规板的厚度相同。作业甲板加厚板、作业甲板常规板以及过渡板的板厚均朝上。这样,使得设备区域作业甲板加厚板局部抬升,有效地增加了作业甲板下各舱室的操作空间。
较佳地,过渡板的下表面为平整面,过渡板的上表面具有连接不同厚度的倾斜面。作业甲板加厚板、作业甲板常规板以及过渡板的板厚均朝上。这样,使得设备区域作业甲板加厚板局部抬升,有效地增加了作业甲板下各舱室的操作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