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8570.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凡明;纪松山;李为;郭琳;李小荣;曹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B21B45/00;B21B38/00;B21B27/10;B21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器 轧辊 轧制 控制系统 固定式 随动式 测温装置 电连接 管装置 热轧 加热效率 使用寿命 水冷系统 自动加热 入口处 轧辊轴 对管 同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两个轧辊,两轧辊中间为轧制区,还包括控制系统,轧制区入口处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测温装置、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均为环状且环的中心均与轧制区中心线同轴,测温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电连接。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器,实现对管坯的自动加热,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安全性好,并对加入水冷系统,延长了轧辊和轧辊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特别是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核电、军工等领域需求大量的难熔金属管材,这种管材耐高温性能良好,在高温下仍可具备优秀的机械性能,而这样的管材由于其特殊的材料特性,必须在热态下生产。现有技术中,在管坯进入轧制变形区前,由人工采取火焰加热方式使管坯加热到轧制工艺要求的温度,加热温度不准确不可控,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劳动效率低,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此外也会带来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也未能对轧辊、轧辊轴进行冷却,轧辊、轧辊轴的实际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坯加热不便以及高温环境影响轧辊轴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目的的,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两个轧辊,两轧辊中间为轧制区,还包括控制系统,轧制区入口处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测温装置、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均为圆环状加热器且圆环的中心均与轧制区中心线同轴,测温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测温装置和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均连接在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轧辊中为轧辊轴,轧辊轴为中空结构,轧辊轴一端开有深孔,轧辊轴一端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冷却循环水配管,冷却循环水配管通过深孔与轧辊轴中空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水配管包括热水回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热水回水管与深孔连接,热水回水管为空心管,热水回水管内设有冷水进水管。
进一步的,其中热水回水管末端设有伸入深孔内的热水回水孔,冷水进水管末端设有突出的冷水进水孔,热水回水孔为空心孔,冷水进水孔在热水回水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进水孔伸出热水回水孔外。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测温装置检测经随动式感应加热器3加热后的管坯的温度,并由控制系统增加或减小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一种两辊热轧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使用时,轧机的送进机构将管坯向轧机内送,管坯穿过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的加热环进入轧制区,穿过时,管坯被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加热,在进入轧制区时,测温装置检测经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加热后的管坯的温度,并将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来增加或减小随动式感应加热器和固定式感应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使得管坯的温度符合轧制工艺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感应加热器对准备轧制的管坯进行加热,温度准确可控,无需人工加热,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同时测量管坯温度,实现温度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冷却循环水系统对轧辊和轧辊轴进行冷却,提高了在高温环境下轧辊和轧辊轴的使用寿命。
3、测温装置和加热感应器固定在机架上,随机架一起运动,与轧制区入口的距离固定,使得管坯5进入轧制区时的温度稳定,并且不会因测温装置距轧制区位置不定导致测得的管坯温度不准确,测量和加热的精度更高,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层材料和包层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韧性304不锈钢轧辊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