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松止退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6072.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林;赵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F16B3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松止退 螺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松止退螺母,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止动垫圈能够径向内缩,驱动螺纹内齿压入螺栓外螺纹的牙底部,相对螺栓止动;止动垫圈相对螺栓产生并保持径向预紧力,不受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的影响,防松和止退可靠。本发明在轴向预紧力减小并消失时,不会影响止动垫圈的止动状态,能够避免从被连接件上脱落,防止引发事故。本发明在装拆时,能够使得螺栓的外螺纹发生变形,也能够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不破坏螺纹副,可重复多次使用,不降低连接强度和刚度。本发明的限位垫圈和止动垫圈能够分担主螺母的轴向载荷,可靠性高,寿命长。锁紧垫圈与止动垫圈通过径向凸痕与径向凹痕抵接,能避免相对转动,装拆操作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母,尤其是一种防松螺母,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母常为扁六角柱形结构,带有中心螺纹孔,在中心螺纹孔的内表面带有内螺纹,与螺栓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被连接件。螺栓由头部和螺杆组成;所述螺杆带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配合。
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螺母与螺栓的连接会松动,甚至完全脱离,易引发事故。目前的防松措施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破坏螺纹副防松三种。(1)摩擦防松,是增大螺纹副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以防止相对转动;例如用对顶螺母、自锁螺母或弹簧垫圈防松,也可改变螺纹参数。由于螺纹连接件和被连接件的材料会发生蠕变和应力松弛,使预紧力和摩擦力减小,失去防松作用,因此摩擦防松的可靠性较低。(2)机械防松,是用止动元件约束螺纹副,例如用开口销、串联钢丝、紧定螺钉或止动垫圈防松。机械防松需要在螺纹连接件上预先加工出与止动元件配合的防松结构,影响螺纹连接的强度和刚度。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止动元件与防松结构之间存在间隙,没有防松预紧力,在螺纹连接的预紧力减小,甚至松动后,才会止动;因此,严格地说:机械防松仅仅具有止退作用,防松作用不足。(3)破坏螺纹副防松,是把螺纹副转变为非运动副,排除相对转动的可能,例如焊接、铆接、冲点或粘接;破坏螺纹副防松方便可靠,缺点是将螺纹连接转变为不可拆连接,破拆困难,螺栓和螺母只能使用一次。
在目前的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20006198.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松垫圈,包括一体压制成型的环状垫圈基体和压片;所述压片沿垫圈基体一周均布间隔设置多片,所述垫圈基体分别对应各压片形成在内沿一侧的开口;所述压片向一侧弯折凸出,在受压时可顶住螺栓防止松动,具有弹性防松效果。在此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压片对螺栓产生轴向和径向的挤压作用,挤压作用大小不可控,存在破坏螺栓外螺纹和螺纹连接拆卸困难的不足。申请号为201710704182.4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松螺栓,在螺栓上套接垫片,在螺栓的螺纹段上设有,沿螺栓长度方向,贯穿螺栓侧面的切槽;所述垫片上设有与所述切槽配合的倒椎体。此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倒椎体与螺栓切槽配合的防松措施,属于机械防松,存在影响螺纹连接强度和刚度的不足;另外,在安装时,随着螺母沿螺栓的轴向移动,带动垫片的倒锥体逐渐向切槽内运动,从而将螺栓的螺纹段撑开,有效防止螺母的松动;但是在拆卸时,垫片的倒锥体产生轴向自锁,存在拆卸困难的不足。
螺纹连接的失效形式主要有螺栓拉断、剪断、螺纹变形和滑牙;螺纹变形发生在螺栓比螺母的几率大;螺栓拉断发生在螺杆上,被连接件与螺母靠近位置的几率大。由于螺母为内螺纹,螺母的螺纹位于配合螺栓的径向外侧,比螺栓的配合螺纹长度更大,因此螺栓的螺纹更容易损坏,引起螺纹连接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止退螺母,与螺栓配合紧固被连接件,能够重复多次装拆,能够防松和止退,防松和止退作用可靠,不降低螺纹连接的强度和刚度。本说明书所述的方位以本发明与螺栓的配合螺纹为基准,配合螺纹的轴线方向为轴向,直径方向为径向;远离被连接件的方向为远,反之为近,依此类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松止退螺母,包含主螺母1、限位垫圈2、止动垫圈3、锁紧垫圈4和副螺母5,如图1所示。所述主螺母1和副螺母5都具有六角柱形结构,带有中心螺纹孔,在所述中心螺纹孔的内表面带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螺栓的外螺纹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