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松止退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6072.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林;赵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F16B3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松止退 螺母 | ||
1.一种防松止退螺母,其特征在于:包含主螺母(1)、限位垫圈(2)、止动垫圈(3)、锁紧垫圈(4)和副螺母(5),
与螺栓的连接在装拆时,能够使得螺栓的外螺纹发生变形,也能够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避免损坏,可重复多次使用;
所述主螺母(1)和副螺母(5)都具有六角柱形结构,带有中心螺纹孔和内螺纹;所述主螺母(1)在近端面与被连接件抵接,在远端面依次与限位垫圈(2)和止动垫圈(3)固定连接,与螺栓的外螺纹配合,使得被连接件获得可拆卸的螺纹连接,防松和止退可靠,不降低螺纹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所述限位垫圈(2)、止动垫圈(3)和锁紧垫圈(4)的硬度都高于螺栓、主螺母(1)和副螺母(5),可使受到挤压的螺栓外螺纹发生变形;
所述限位垫圈(2)为圆圈形片状结构,与螺栓的外螺纹配合,可限定止动垫圈(3)的轴向位置,能够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避免损坏主螺母(1)的内螺纹;
所述止动垫圈(3)为圆圈形曲面片状结构,在远端面与锁紧垫圈(4)抵接,能够径向内缩,压入螺栓外螺纹的牙底部,相对螺栓止动,防松和止退可靠;
所述止动垫圈(3)带有螺纹内齿(33);
止动垫圈(3)的螺纹内齿(33)压入螺栓外螺纹的牙底部,位于螺栓的自由端,不会降低螺纹连接的强度;
螺纹内齿(33)压入螺栓外螺纹的牙底部,使得螺栓外螺纹发生变形,获得与螺纹内齿(33)在接触部位完全相同的表面形状,与螺纹内齿(33)的接触部位不存在间隙,能够有效避免止动垫圈(3)相对螺栓外螺纹旋转,正转和反转都止动可靠;
处于止动状态的止动垫圈(3),在螺纹内齿(33)与变形的螺栓外螺纹之间,存在径向预紧力;
螺纹内齿(33)与螺栓外螺纹接触部位之间的径向预紧力,由止动垫圈(3)与锁紧垫圈(4)之间的压紧力决定,与螺纹连接的轴向预紧力无关;
即使螺纹连接松动,径向预紧力仍然保持,不会影响止动垫圈(3)的止动状态;
限位垫圈(2)和止动垫圈(3)能够分担主螺母(1)的轴向载荷;
所述锁紧垫圈(4)为圆圈形片状结构,与螺栓的外螺纹配合,能够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避免损坏副螺母(5)的内螺纹;
所述副螺母(5)在近端面与锁紧垫圈(4)固定连接,可驱动锁紧垫圈(4)旋转,轴向挤压止动垫圈(3),促使止动垫圈(3)相对螺栓止动,并锁紧止动垫圈(3),使得止动垫圈(3)相对螺栓产生并保持径向预紧力;
当被连接件松动时,可首先反转副螺母(5),使得止动垫圈(3)退出止动状态;再拧紧主螺母(1)使被连接件获得紧固;最后拧紧副螺母(5)使得止动垫圈(3)进入止动状态,锁紧垫圈(4)会通过螺栓外螺纹的变形部位,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止退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母(1)在侧面的远端带有斜槽(11),通过所述斜槽(11)与限位垫圈(2)和止动垫圈(3)卡接,避免限位垫圈(2)和止动垫圈(3)相对主螺母(1)转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止退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圈(2)带有中心孔、近折翼片(21)、螺纹部(22)、内槽(23)和外槽(24);
所述近折翼片(21)为扁条形结构,向近端折弯,卡入主螺母(1)的斜槽(11);
所述螺纹部(22)环绕限位垫圈(2)的中心孔,在所述中心孔的内表面带有至少一圈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螺栓的外螺纹配合,能够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
所述内槽(23)沿着径向延伸,由内向外贯穿螺纹部(22),将螺纹部(22)均匀分割,便于螺纹部(22)将发生变形的螺栓外螺纹整形;
所述外槽(24)位于限位垫圈(2)的外圆周面上,沿着径向向内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0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