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车及其主动声音系统和主动声音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4327.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吉;孙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及其 主动 声音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仅考虑消除低频噪声或者高频噪声,其处理方式不够全面,其声环境的声品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主动声音系统和主动声音控制方法。一种主动声音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新能源车声环境中的噪声信号;根据高频噪声信号,生成和声构造信号;根据低频噪声信号,生成与低频噪声反相等幅的相位消噪信号;将和声构造信号播放,播出与新能源车声环境中的高频噪声相融合的降噪构造声音以对高频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将相位消噪信号播放,播出与低频噪声反相等幅的相位消噪声音以消除低频噪声。本发明提供的主动声音控制方法,使车内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驾乘人员都有非常优质的声品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领域,尤其指新能源车的主动声音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它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关,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因而它具有与其他公害不同的特点。
噪声一般包括低频噪声、中频噪声和高频噪声,一般频率在20Hz~200Hz的噪声为低频噪声,频率在500Hz~2KHz的噪声成为中频噪声;频率在2kHz~16kHz的噪声为高频噪声。平时人的说话声,走路声和一般的哼歌声都属于低频噪声,低频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频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
以新能源车为例,其电机发出的电机噪声为高频噪声,电机的高频噪声是一种噪声综合的结果,包括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以及空气噪声,频率从1KHz到12KHz或者更高,这种高频的电磁噪声会给人带来强烈的不适感。风噪、路噪等则为低频噪声,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车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讲,其噪声相对较低,但新能源车的高频噪声或者低频噪声都会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对新能源车的噪声的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通常仅从某一角度考虑消除低频噪声或者高频噪声,并没有从总体上解决其各类噪音问题,其处理方式不够全面,其声环境的声品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仅考虑消除低频噪声或者高频噪声,其处理方式不够全面,其声环境的声品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及其主动声音系统和主动声音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声音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新能源车声环境中的噪声信号;所述噪声信号包括高频噪声信号和低频噪声信号;
获取所述高频噪声信号,并根据所述高频噪声信号,生成和声构造信号;获取所述低频噪声信号,根据所述低频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低频噪声反相等幅的相位消噪信号;
将所述和声构造信号播放,播出与所述新能源车声环境中的高频噪声相融合的降噪构造声音以对所述高频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将所述相位消噪信号播放,播出与所述低频噪声反相等幅的相位消噪声音以消除所述低频噪声。
本发明提供的主动声音控制方法,全面解决现有新能源车中的噪声问题,其根据噪声频率的不同,对于路噪、胎噪等低频噪声,采取播放反相等幅的相位消噪声音进行消噪处理,对于电机等高频噪声,则采取播放高频噪声相融合的降噪构造声音以对所述高频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从而来消除车内低频噪声,同时对高频噪声进行降噪处理,使车内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驾乘人员都有非常优质的声品质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新能源车声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