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8318.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辉乐;王舜;任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6 | 分类号: | C25B11/06;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掺杂 多孔 磷化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包括下述摩尔份:铁源,以铁原子计:3~20份、六氯环三磷腈:0.3~3份、苯胺:0.1~0.5份,能够用于电极的包覆层,其具有如下优点:(1)与其他包覆材料相比,碳材料的电子传导性较好,使得电子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进出活性颗粒并能减短电子传输路径。(2)碳材料无论是化学稳定性还是电化学稳定性都极好,能有效地防止活性物质被氧化,从而延长电极的使用周期。(3)易形成薄膜层状物,使电极表面均匀,保持活性。(4)来源丰富,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存量是有限的,同时也会致使由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时刻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来面对化石燃料耗量增加储量减少的危机,从而摆脱对这些化石燃料的依赖。在目前这样常规能源出现余量危机和二次能源亟待开发的背景下,氢能源正是我们所需且备受期待的新能源。
氢气因其清洁、可再生、零碳排放量等优点格外引人注目。氢气是一种清洁有效的燃料,具有电化学能转换的各种应用特别是用于汽车和发电的燃料电池。氢气热值高达到142kJ/kg,大概是汽油的3倍,乙醇的4倍。若氢能源的发展应用走上正轨,那么将对全球的能源结构带来重大的突破和改变。
为促进电解水制氢形成产业化,解决最根本的催化剂问题成为关键。专注于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究的学者们发现,潜在的电解水催化剂,应具备和已知的高效催化剂类似的结构或者属性,而磷化物催化剂恰巧满足这些条件。最近的研宄发现,金属磷化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非贵金属类型催化剂在HER反应中展现出更高的催化活力。包括Ni2P纳米颗粒,CoP/CNT纳米复合材料,CU3P纳米线,MoP颗粒,FeP纳米片等等。对于第Ⅷ族而言,在众多过渡金属中,铁以其成本低廉、材料丰富而具有极优的亲民性,同时,铁基催化物也具有比较高的催化性能,满足所需过渡金属的各项重要条件。如专利CN107999101A中合成磷化铁薄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析氢活性,但稳定性不好。而专利CN201610817477.8中制备了磷化铁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产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但其使用离子液体和碳纳米管作为原料,成本高不易产业化。而贵金属催化剂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易于制取且稳定高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磷化铁复合材料。
包括下述摩尔份:
铁源,以铁原子计:3~20份
六氯环三磷腈:0.3~3份
苯胺:0.1~0.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铁源为铁粉或铁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称取铁源、六氯环三磷腈和苯胺进行混合,并将混合物加入高压釜中,在200℃反应5h;
反应结束后,取出釜中的固体,进行离心、洗涤、烘干得到初产物;
步骤二:将初产物在800℃~1000℃进行煅烧,并保温2小时,得到复合材料。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一中,离心过程中离心转速为用10000rpm,离心次数为3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