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加注站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6809.2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成阳;蒋大春;何鑫宇;陈俊作;李洋;黄吉;周浩;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气厚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注站 控制系统 主控单元 人机交互单元 身份验证单元 智能控制系统 监测单元 通信单元 上位机 能源 燃料管理系统 消费管理系统 安全监测 高度集成 燃料管理 消费管理 运营效率 加液机 互锁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加注站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液机,还包括燃料管理系统、IC卡消费管理系统、身份验证单元、人机交互单元、通信单元、主控单元、PLC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及上位机;燃料管理单元及IC卡消费管理单元分别通过通信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身份验证单元及PLC控制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人机交互单元、监测单元及上位机分别与PLC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能源加注站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使得各控制系统协调运行,同时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互锁,相比现有的加注站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加注站的运营效率、系统的稳定性和加注站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加注站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源加注站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加注站(加气站/加油站)是指向汽车提供天然气或石油燃料的场所。加油/加气站为全天候连续工作,目前的能源加注站控制系统多为分散式控制,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实时的信息交换,如目前的加注方式多为工作人员控制加注枪对用户车辆进行加注,用户需持卡到加注站超市进行计费结算;又比如现有的加注站往往其安全监控系统与控制系统也是独立的,无法及时对安全预警实现反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源加注站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各系统的集成,实现集中监测和控制,有效提高了加注站的安全反应效率、控制效率和计费结算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一种能源加注站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液机,还包括燃料管理系统、IC卡消费管理系统、身份验证单元、人机交互单元、通信单元、主控单元、PLC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及上位机;所述燃料管理系统及IC卡消费管理系统分别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身份验证单元及PLC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监测单元及上位机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燃料管理系统用于交易数据处理及价格管理;
所述IC卡消费管理系统用于交易结算处理;
所述身份验证单元用于用户身份识别;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向燃料管理单元及IC卡消费管理单元发送交易请求和接收支付信息,以及向PLC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能源加注站的安全监测数据;
所述PLC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注、卸车、调压及潜液泵和阀门的开闭;
所述人分交互单元用于参数设置和控制模式选择;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PLC控制单元进行参数设置及现场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变送器、浪涌保护器及隔离式安全栅,所述监测单元采集的现场数据依次经变送器、浪涌保护器及隔离式安全栅,进入PLC控制器的A/D采集模块,送入PLC控制器的CPU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监测单元采集的现场数据和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对现场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变送器用于将所述监测单元采集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额定范围内的电流信号;
所述浪涌保护器用于防止雷达波通过通信线路损坏设备;
所述隔离式安全栅用于将输入电流或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现场执行机构,所述现场执行机构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用于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控制潜液泵。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变送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气厚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气厚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