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日用陶瓷制备效率的烧结助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2792.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佳派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日用陶瓷 制备 效率 烧结 助剂 | ||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日用陶瓷制备效率的烧结助剂,由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碳化硅、纳米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石墨烯制备烧结助剂,将制备得到的烧结助剂按照一定量添加到陶瓷胚体制备原料中,烧结得到的陶瓷制品抗氧化性好、孔结构稳定,耐热抗震性能优异,克服了现有日用陶瓷在烧结温度高,工艺难控制的问题,防碰摔和抗冲击强度高,显著延长了日用陶瓷制品的使用寿命,陶瓷的耐高温、抗裂等性能较现有水平有显著提高,并且陶瓷制品的色彩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得到长时间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日用陶瓷制备效率的烧结助剂。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当前,日用陶瓷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
随着环保精神的提倡,日用陶瓷产品逐渐代替了塑料、金属、纸质等制品,陶瓷制品的需求随之增加,而陶瓷在加工制备中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温度控制工艺要求较高,容易出现大量的残次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降低了制备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现有的陶瓷制备原料烧结温度极高,增加了燃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日用陶瓷制备效率的烧结助剂,烧结得到的陶瓷制品抗氧化性好、孔结构稳定,耐热抗震性能优异,克服了现有日用陶瓷在烧结温度高,工艺难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日用陶瓷制备效率的烧结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氮化铝8.0-9.0份、氮化硼7.0-7.5份、氮化硅6.5-6.8份、碳化硅4.0-5.0份、纳米氧化铝0.6-0.8份、氧化锌4.5-5.0份、氧化锆1.5-2.0份、石墨烯1.2-1.4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重量份的物料按照配比混合,进行球磨,球磨介质小球为玛瑙球,球料比为3-5:1,球磨罐转速为400-450转/分钟,双向交替运行,正反每隔1.5-2.0小时,球磨时间为8-10小时,球磨结束后,所得粉末静置10-12小时,然后干燥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烧结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氮化铝8.4-8.8份、氮化硼7.2-7.4份、氮化硅6.6-6.8份、碳化硅4.3-4.5份、纳米氧化铝0.72-0.75份、氧化锌4.6-4.8份、氧化锆1.6-1.8份、石墨烯1.25-1.3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烧结助剂在日用陶瓷胚体制备原料中添加质量百分比占0.20-0.2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氮化铝粒径大小在0.02-0.03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纳米氧化铝粒径大小在10-15纳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佳派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阜阳佳派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2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