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8672.6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江斌;刘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9K11/06;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标记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HP‑β‑CD连接中间物质CDI;HP‑β‑CD‑CDI与PEI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HP‑β‑CD‑PEI溶液,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HP‑β‑CD‑PEI;在EDC催化下偶联罗丹明B,得到HP‑β‑CD‑PEI‑RhB溶液;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HP‑β‑CD‑PEI‑RhB;再将HP‑β‑CD‑PEI‑RhB吸附荧光素钠,透析冻干,得到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具有非放射性、高稳定性、高灵敏度以及高选择性等特点,应用于药物活性的研究时,对药物的活性没有任何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是自然界常见的发光现象,即荧光化合物由短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后发出长波长的荧光的现象。更确切地讲,荧光是指在外界光照下,人眼能见到的一些相当亮的颜色光,如绿色、橘黄色、黄色,人们也常称它们为霓虹光。荧光材料是指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材料,称为荧光材料。
荧光标记技术是指利用一些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共价结合或物理吸附在所要研究分子的某个基团上,利用它的荧光特性来提供被研究对象的信息。
在生命科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里,研究和应用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核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及药物的分析检测。标记分析是生物大分子以及药物检测的重要方法,其中荧光标记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记物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传统的有机荧光标记材料因自身的某些性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例如:激发光谱窄、发射光谱宽、拖尾造成谱峰重叠、易光漂白和光解等。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具有低背景、良好光稳定性且光量子产率高的荧光标记材料将有利于促进标记分析技术在生物及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HP-β-CD连接中间物质CDI;
(2)HP-β-CD-CDI与PEI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初步产物HP-β-CD-PEI溶液;
(3)将HP-β-CD-PEI溶液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HP-β-CD-PEI;
(4)将HP-β-CD-PEI在EDC催化下偶联罗丹明B,得到HP-β-CD-PEI-RhB溶液;
(5)将HP-β-CD-PEI-RhB溶液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HP-β-CD-PEI-RhB;
(6)将HP-β-CD-PEI-RhB吸附荧光素钠,透析冻干,得到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双荧光标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HP-β-CD溶于DMSO,再加入三乙胺,完全溶解混匀后,备用;CDI溶于DMSO,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到上一步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液体在氮气保护下避光搅拌,向混合液体中加入等体积的预冷的乙醚,混匀产生沉淀后过滤,再将过滤得到的HP-β-CD-CDI样品溶解于DMSO,形成HP-β-CD-CDI的DMSO溶液;
(2)先将PEI溶于DMSO,再加入三乙胺,完全溶解混匀后,在氮气保护避光条件下,逐滴加入到HP-β-CD-CDI溶液中,缓慢滴注,持续时间在2h以上,然后搅拌过夜,得到HP-β-CD-PEI溶液;
(3)将HP-β-CD-PEI溶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2天,将透析好的液体在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天,得到浅黄色絮状物HP-β-CD-PEI,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洪博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