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5979.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飞;程红霞;杨蕴涵;赵润泽;张骆宁;戴南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球壳 潜水器 半球形框架 观测舱 外球壳 球面装置 内球笼 浮游 紧贴设置 球笼结构 外表面具 应力分布 抗滑件 内壁 | ||
1.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球壳(100)和设置在所述外球壳(100)内的内球笼架(200);
所述外球壳(100)包括一对连接的半球壳(101)和一对观测舱壳(103);所述观测舱壳(103)相对地设置在两个半球壳(101)连接处;所述半球壳(101)的外表面具有若干抗滑件(102)或抗滑结构;
所述内球笼架(200)包括一对相连形成球笼结构的半球形框架,每个半球形框架紧贴设置在对应半球壳(101)的内壁;所述观测舱壳(103)与所述半球形框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球壳(100)还包括两对连接半环(104),每个所述半球壳(101)的边沿上相对的位置处各设置一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一半圆形槽(1011);所述连接半环(104)安装在相应的半圆形槽(1011)中;所述观测舱壳(103)安装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半环(1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半环(104)具有外侧板(1042)、内侧板(1041)和连接环板(1043);
所述外侧板(1042)和所述内侧板(1041)均为半圆环状板体;所述连接环板(1043)的两个环形边沿分别与所述外侧板(1042)和所述内侧板(1041)的内环边沿相连;所述外侧板(1042)和所述内侧板(1041)相互平行并均垂直于所述连接环板(1043);
所述内侧板(1041)和所述外侧板(1042)分别位于所述半圆形槽(1011)的内外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框架包括一对半圆侧板(204)、一环形法兰板(203)、若干对半圆形肋条(201)和至少一个弧形龙骨(202);所述半圆形肋条(201)的直径分别与外球壳(100)内壁相应位置处对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半圆侧板(204)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环形法兰板(203)的两个端部,所述半圆形肋条(201)相互平行的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法兰板(203)垂直相连;所述弧形龙骨(202)依次垂直交叉连接所述半圆形肋条(201);
两个所述半球形框架通过所述环形法兰板(20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框架还包括旋进支撑体(205),所述旋进支撑体(205)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弧形龙骨(202)上并朝内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框架内的所述弧形龙骨(202)有若干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舱壳(103)设置有透水通道(1031)和提手(10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件(102)包括同轴一体相连的一螺纹段(1021)、一定位段(1022)和一抗滑段(1023);所述半球壳(101)的外表面具有若干垂直地安装所述螺纹段(1021)的螺纹孔,所述定位段(1022)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抗滑段(1023)的最大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段(1023)或所述抗滑结构为圆锥体、三棱锥体、圆台体、圆柱体、长方体或拱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游滚进底栖型潜水器的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半球壳(101)的制作方法包括球面模具(300)的制作方法和所述半球壳(101)的制作方法;
球面模具(300)的制作方法如下:
在两个模板(301)的端部各加工一个半圆形缺口(302),然后将两个模板(301)以相互垂直地方式交叉插接并使两个半圆形缺口(302)的轴线共线;
在半圆形缺口(302)内铺垫软质材料,然后涂覆厚度为10~20mm的原子灰以形成粗球面;
带原子灰固化后,利用具有一圆弧边的修形板(303)绕粗球面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修正粗球面得到半球层(305);
利用与所述半球壳(101)外表面相匹配的塞尺(304)对半球层(305)的内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修补;
修补结束后对半球层(305)的内壁进行打磨得到球面模具(300);
半球壳(101)的制作方法如下:
在球面模具(300)的半球层(305)的内壁上涂抹一层油脂;
将玻璃纤维布一层层的贴附在半球层(305)的内壁并交替地涂抹胶衣树脂;
待树脂固化后,将玻璃钢树脂与促进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后倒入模腔内;
待完全固化成形后脱模得到所述半球壳(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59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多链轮组件
- 下一篇:内嵌有卡式炉的玻璃钢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