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银耳固态转化山药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05200.5 申请日: 2018-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9259202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5
发明(设计)人: 张志才;王萍;梅延安 申请(专利权)人: 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1/00 分类号: A23L31/00;A23L33/00;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代理人: 林辉轮
地址: 212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降血糖食品 银耳 山药 固态发酵 玉米 制备 低血糖 碳酸钙 降糖药物 发酵物 平摊 灭菌 床上 皂苷 转化 血糖 大米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山药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以大米、玉米、山药为主要原料,碳酸钙为辅料,灭菌后与银耳混合,平摊于固态发酵床上,进行固态发酵,得到的发酵物即为降血糖食品。本发明的降血糖食品每克含有多糖2~30mg、皂苷2~10mg,该降血糖食品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是一种纯天然制剂,与现有降糖药物相比不仅见效快、效果显著,并且服用后不会导致低血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山药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脂膳食摄入的增多,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控制和预防“三高”,药物虽然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价格相对较高,并非每个病人都能接受,因此开发疗效更好、无毒副作用的食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山药为薯预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别名淮山、薯损、怀山药等。山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干制入药为滋补强壮剂,对虚弱、慢性肠炎、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山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营养物质以及多糖、山药皂苷(甾体皂苷)、维生素、尿囊素、多巴胺、山药碱、多酚氧化酶等生物活性成分。山药最初食用方法是去皮、晒干、磨粉后长期保藏,通常将山药粉通过蒸煮做成各种食品或者将山药直接煲成汤来食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山药的开发也逐渐的向深层次发展,有关山药产品研究开发的报道很多:将山药直接干燥制成全粉、精粉,将山药直接打浆制成系列饮料,将山药淀粉制成营养米粉,将山药和纯奶、大米等复合发酵成山药酸奶和山药酒等。但质量不稳定,而且山药还具有中药的共性,见效慢。将山药的有效成分直接提取出来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正逐渐成为山药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担子菌门、异隔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银耳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滋补品。银耳有“滋阳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和血、补脑提神、壮体强筋、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主要活性成分是银耳多糖,其由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组成,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脂,抗炎症,抗氧化等功效。银耳多糖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多糖,银耳抱子多糖和发酵胞外多糖;按照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按照酸碱性分不同为中性多糖和酸性杂多糖。银耳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与炎症、延缓衰老和降血糖等功效。目前已经公开的有关银耳的报道主要是如何获得银耳菌种、银耳的栽培或是银耳多糖的提取。没有利用银耳生产含有皂苷和多糖的食品的报道,而且都是实验室规模,其工艺技术能否用于工业化还不能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山药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将银耳菌扩大培养技术与固态生物转化相结合,以银耳为菌种,山药、玉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与转化相结合,生产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品。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山药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管扩大培养:将一小块(4×4mm)银耳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中,20-30℃下培养8-10d后,制得银耳斜面菌种,10℃保藏;

(2)银耳菌培养:将步骤(1)制得的银耳斜面切成7-10块10×10mm左右的菌块,挑取1块接种到银耳菌固体种子培养基中,25-30℃下培养35-40d后,制得银耳菌固体菌种;其中,银耳菌固体种子培养基组成为:玉米30-60份,小麦麸皮10-30份,玉米皮13-38份,酵母浸膏1-10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5份,水11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5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