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1235.1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张晓勇;贺金梅;岳利培;李卫东;殷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8G63/91 |
代理公司: | 无锡永乐唯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9 | 代理人: | 章陆一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金属 粘合 专用 降解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粘合专用胶粘剂是采用改性含羟基多胺和改性聚己内酯在特定波长的UV光下通过光引发剂引发反应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改性多胺和改性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粘合专用粘接剂具有优良的金属(铝材和钢材)与玻璃粘接性、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适用于汽车装配、电子器件、电脑手机触屏设备的装配及LCD和OLED等光学器等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普通粘接剂粘接不牢,不可降解、固化时间长,制备工艺多,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剂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接剂是一种具有很好粘合性能的物质。通过粘附力和内聚力由表面粘合而起连接物体的作用。由于其自身特点导致粘接剂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应用领域包括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包装用的屏蔽保护膜,电器电工用的绝缘胶带等。
UV光固化是一种低温工艺,能在室温下固化,主要满足一些特殊承涂(印)物的要求,如在软塑料,光盘,纸盒等中的应用。另外UV光固化也主要应用在胶水行业,UV固化技术能解决现有的胶粘剂固化存在工艺复杂,需外加环氧、异氰酸酯和金属螯合物等类型的固化剂,且固化条件严苛,反应时间长等问题。有效提高固化效率和产品质量,给投资者带来总体经济效益。
如今玻璃粘接金属专用的粘接剂在全球范围内应用逐渐扩大,可降解性粘接剂又满足当今全世界环保的需求,在汽车装配、电子器件、电脑手机触屏设备的装配及LCD和OLED等光学器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现有普通粘接剂存在粘接不牢,不可降解、固化时间长,制备工艺多,成本高的问题等问题。因此对于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的制备方法的研究就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玻璃/金属粘合专用可降解胶粘剂的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改性含羟基多胺70~83%和改性聚己内酯17~30%;以及占所述改性含羟基多胺和改性聚己内酯总重量的0.8~3.4%的光引发剂。
其中,所述改性含羟基多胺具有多羟基结构,具有以下通式:
其中:R为中的一种。
此外,所述改性含羟基多胺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称取多胺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倒入容量适当的三口烧瓶中,温度控制为35℃搅拌36h,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备用;
其中,所述多胺为二亚丙基三胺和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多胺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摩尔比为1:3。
此外,所述改性聚己内酯具有以下通式:
其中:R为CH3或H中的一种。
此外,所述改性聚己内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合成聚己内酯:称取乙二醇、己内酯和异辛酸亚锡依次加入适当容量的三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在氩气环境中,将温度控制为140℃,反应12h,待反应完成后取出备用;
(2)合成改性聚己内酯:称取上述产物、三乙胺和二氯甲烷依次加入适当容量的三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将温度控制为0~5℃,然后将酰氯缓慢滴加进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2h,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倒入二氯甲烷的四倍体积的乙醚中进行沉淀,最后过滤并真空干燥备用。
此外,所述乙二醇和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1~1:10,异辛酸亚锡的用量为乙二醇和己内酯总重量的0.5~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