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层注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5527.9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改星;陆红军;姚斌;巨亚锋;于九政;杨玲智;毕福伟;王子建;李搂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陈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进水口 环腔 配水器 分层注水装置 驱动机构 堵塞件 内外层 侧壁 封堵 可调 被驱动机构 分层注水 内层侧壁 配水单元 通讯连接 外层侧壁 控制器 封隔器 智能化 套管 油管 开度 容置 自动化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层注水装置,包括:与油管相连接下入到套管中的配水单元,其包括:两个配水器和连接在两个配水器之间的封隔器,配水器具有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内外层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环腔,且内外层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环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环腔中容置有驱动机构和被驱动机构驱动的可调堵塞件,可调堵塞件具有封堵进水口或出水口以使进水口和出水口无法通过第一环腔相连通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解除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封堵以使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第一环腔相连通的第二工作位置;与驱动机构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层注水装置可以实现对分层注水的配水器的开度实现智能化及自动化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层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层注水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油田分层注水时,配注量可通过调节配水器的开度来实现。而如何对设置在井下的配水器的开度实现智能化及自动化的调节,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注水装置,其可以实现对分层注水的配水器的开度实现智能化及自动化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层注水装置,包括:
油管;
与油管相连接下入到套管中的配水单元,其包括:两个配水器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配水器之间的封隔器,所述封隔器能坐封在所述套管上,所述配水器具有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所述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环腔,且所述内层侧壁和外层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环腔中容置有驱动机构以及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可调堵塞件,所述可调堵塞件具有封堵所述进水口或出水口以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无法通过所述第一环腔相连通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解除对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封堵以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环腔相连通的第二工作位置;
控制器,其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封隔器与两个所述配水器形成供液体通过且与所述油管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中设置具有第一通讯模块的井下数据通讯仪,所述井下数据通讯仪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井下数据通讯仪通过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缆穿设在所述油管和所述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讯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马达。
优选地,所述可调堵塞件的上端设置有丝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旋合在所述丝孔中。
优选地,所述配水器包括:
上接头,其侧壁形成所述外层侧壁;
与所述上接头相连接的内管,其侧壁形成所述内层侧壁。
优选地,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与上接头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第二环腔,所述第二环腔中容置有流量检测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二通讯模块,所述流量检测模块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二环腔进入所述第一环腔中,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流量检测模块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接头位于所述内管下方的侧壁沿径向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密封段,所述下接头与所述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共同限定出密闭的所述第二环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