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及其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5523.0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王相文;龚俊辉;赵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电 火炬 回收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炬气集气管线、第一储气罐、电动阀门、气柜和联动控制电路,所述火炬气集气管线、第一储气罐、电动阀门和气柜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联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浓度传感器、电流继电器、电源、第一空气泵和电动阀门的电动执行器;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测量信号端口连接在火炬气集气管线靠近第一储气罐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口与电流继电器的低压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电流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电路上并联连接第一空气泵和电动阀门的电动执行器,所述第一空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一储气罐相连;
在所述第一储气罐和气柜之间还连接有低浓度火炬气处理管线;所述低浓度火炬气处理管线包括水封罐、分液罐、变压吸附塔、第二浓度传感器、控制模块、第二空气泵和第二储气罐,所述水封罐、分液罐、变压吸附塔和第二储气罐依次连接;第二浓度传感器的测量信号端口安装在变压吸附塔与第二储气罐之间的管道上;第二浓度传感器的信息输出端口连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空气泵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空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二储气罐相连;
在所述的气柜的出气口还连接有燃气发电系统;所述燃气发电系统至少包括燃烧器、发动机和发电机,所述燃烧器、发动机和发电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继电器采用电磁式电流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计算机或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采用斯特林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浓度传感器采用MP-4可燃气体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泵和第二空气泵采用YT-10AVF空压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浓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火炬气集气管线排放的火炬气,当第一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所排放火炬气浓度高于预设阈值时,转入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3);
2)第一浓度传感器向电流继电器发出电信号;电流继电器吸合使联动控制电路接通,第一空气泵运转,向第一储气罐输出空气,由空气与火炬气在第一储气罐中混合,使火炬气浓度降低;电动阀门执行器控制电动阀门开启,上述混合后的气体通过电动阀门向气柜输出;
3)当排放的火炬气浓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电动阀门关闭,排放的火炬气在第一储气罐中积聚,使得第一储气罐内压力上升;
3-1)气体压力逐渐升高最终冲破水封罐,进入分液罐;
3-2)在分液罐中进行分液后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到变压吸附塔中,在变压吸附塔中进行可燃火炬气的提纯,提纯后的可燃火炬气沿着管道通往第二储气罐;
3-3)安装在管道内的第二浓度传感器检测变压吸附塔和第二储气罐之间的管道内的可燃火炬气浓度,并将浓度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中;
3-4)控制模块根据传入的浓度信息向第二空气泵发出指令,控制第二空气泵向第二储气罐内通入适量的空气,将第二储气罐内的可燃气体浓度控制在最佳的燃烧浓度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所述可燃火炬气的提纯即脱除N2和CO2,以对火炬气中可燃成分进行提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电的火炬气回收处理系统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4)中所述最佳的燃烧浓度范围即混合后的火炬气气体浓度为15%~30%,包括两个端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5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