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超临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2327.8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4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亚良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7/34;B01J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9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二氧化钛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钛酸正丁酯 悬浊乳液 超临界 醇液 种粒 制备 蒸馏水 白色沉淀物 有机混合液 材料粒度 超声反应 工艺制备 恒温恒压 空气吹扫 密封搅拌 微波反应 无水乙醇 混合液 有机钛 乙醇 泄压 | ||
本发明属于纳米二氧化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超临界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超声反应20‑30min,得到钛醇液;步骤2,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冲入钛醇液中,并密封搅拌至完全混合,得到有机钛混合液;步骤3,将有机混合液保持恒温恒压状态,并加入微量蒸馏水进行微波反应1‑3h,得到悬浊乳液;步骤4,将悬浊乳液进行升温泄压反应2‑5h,然后降温至室温同时采用空气吹扫后得到白色沉淀物,即为纳米二氧化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艺制备的材料粒度不均的问题,能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来降低无数乙醇的密度与粘度,确保钛酸正丁酯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均匀分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二氧化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超临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之一的TiO2光催化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材料,光催化剂的性质是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TiO2的晶型、晶粒大小和粒径、表面态等因素对其光催化性能都有较大影响。表面积大的纳米粒子由于其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决定了它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纳米TiO2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导带和价带能级变成分立能级,能隙变宽,导带电位变的更负,而价带电位变的更正,这意味着其具有更强的氧化和还原能力;又因为纳米粒子的粒径小,光生载流子比粗颗粒更加容易从粒子内部迁移到表面,明显减小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也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因此,制备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的TiO2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焦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材料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氧化活性高、催化性能强、活性稳定、抗湿性好和杀菌能力强等优异性能,在废水降解、消除有害气体、杀菌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二氧化钛粉的制备方法,如传统的固相反应及烧结法和现代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渗透法、溶胶—凝胶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所得到的往往是混合晶型且粒度不均,因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无定型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超临界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制备的材料粒度不均的问题,能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来降低无数乙醇的密度与粘度,确保钛酸正丁酯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均匀分散。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钛的超临界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无水乙醇中,超声反应20-30min,得到钛醇液;
步骤2,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冲入钛醇液中,并密封搅拌至完全混合,得到有机钛混合液;
步骤3,将有机混合液保持恒温恒压状态,并加入微量蒸馏水进行微波反应1-3h,得到悬浊乳液;
步骤4,将悬浊乳液进行升温泄压反应2-5h,然后降温至室温同时采用空气吹扫后得到白色沉淀物,即为纳米二氧化钛。
所述步骤1中的钛酸正丁酯在无水乙醇的浓度为90-130g/L,所述超声反应的超声频率为40-60kHz,温度为50-60℃。
所述步骤2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为40-50℃,压力为8-10MPa,所述密封搅拌的压力为8-10MPa,温度为45-50℃,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
所述步骤3中的恒温恒压状态的温度为50-60℃,压力为8-10MPa。
所述步骤3中的微量蒸馏水的加入量是无水乙醇质量的0.5-1.5%,所述微波反应的功率为500-1000W,温度为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亚良,未经吴亚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