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91683.8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荣;郝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晋玲 |
| 主分类号: | A61C13/00 | 分类号: | A61C13/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杨秉一 |
| 地址: | 030045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氧化锆 生产 牙冠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包括:扫描牙齿模型得到虚拟的三维立体图像,在该图像上根据基牙设计牙冠数据;根据半烧结氧化锆的收缩率将该牙冠数据同比例放大,并根据放大后的数据进行牙冠排版;排版时单牙冠上设计定位杆,多牙冠的连接杆上设计定位杆;根据排版后的带定位杆的牙冠数据,利用数控加工设备加工形成带有定位杆的内冠;将上述内冠进行高温烧结然后再进行堆瓷烧结;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堆瓷烧结后的内冠得到毛坯数据,并根据毛坯数据利用数控打磨设备打磨形成带有定位杆的毛坯;打磨去掉单牙冠上的定位杆或多牙冠上的连接杆,上釉得到牙冠。本发明解决了牙冠加工的最后工序中纯人工打磨的问题,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冠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是制作牙冠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材料。现有的用氧化锆制作牙冠的常用工艺是利用半烧结的氧化锆陶瓷切削形成牙齿形状,上釉后再次烧结烤瓷,最后人工打磨加工成义齿。
这种制作牙冠的方式,尤其是在制作单个牙冠时,在打磨加工成义齿的最后工序中均需要人工进行打磨,而且该打磨需要专业的技术才可进行,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且增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牙冠的最后工序中只能人工打磨修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包括: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牙齿模型得到虚拟的三维立体图像,在三维立体图像上根据基牙设计牙冠数据;根据半烧结氧化锆的收缩率将该牙冠数据同比例放大,并根据放大后的数据在半烧结氧化锆基体中进行牙冠排版;排版时单牙冠上设计定位杆,多牙冠的连接杆上设计定位杆;根据排版后的带定位杆的牙冠数据,利用数控加工设备加工形成带有定位杆的内冠;将上述内冠进行高温烧结然后再进行堆瓷烧结;利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堆瓷烧结后的内冠得到毛坯数据,并根据毛坯数据利用数控打磨设备打磨形成带有定位杆的毛坯;打磨去掉单牙冠上的定位杆或多牙冠上的连接杆,上釉得到牙冠。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杆为一根或多跟,每根连接杆的横截面的面积为1~900平方毫米,每根定位杆的长度范围是1~200mm。
优选的是,所述每根定位杆是圆柱体、椭圆体、四面柱体、六面柱体或八面柱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每根定位杆的横截面是工字型形状。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杆为一根或多跟,每根连接杆的横截面的面积为1~300平方毫米,每根连接杆的长度范围是1~200mm。
优选的是,所述多根定位杆的空间位置是交叉或平行的。
优选的是,所述每根连接杆是圆柱体、椭圆体、四面柱体、六面柱体或八面柱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每根连接杆的横截面是工字型形状。
优选的是,所述多跟连接杆的空间位置是交叉或平行的。
优选的是,堆瓷烧结的方式是利用毛笔将瓷粉涂覆在高温烧结后的带有定位杆的毛坯上,放入烤瓷炉中进行烧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利用氧化锆生产牙冠的方法,在半烧结氧化锆基体中进行牙冠排版时,设计定位杆,定位杆伴随着牙冠的整个加工工序,直至牙冠打磨加工时,利用该定位杆以使牙冠打磨脱离人工打磨,直接使用数控打磨设备打磨,既提高打磨精度又提高打磨效率;最后去掉单牙冠的定位杆或多牙冠的连接杆和定位杆,仅需在内冠的待打磨面处手工打磨即可,大大的缩小了人工打磨面积,且该打磨面积的精度不会影响整个牙冠,在牙冠打磨工序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晋玲,未经郝晋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1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