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絮凝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8820.2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丽;郭炜奇;曹健;林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桶体 搅拌叶轮 外流 絮凝搅拌装置 传动连接 搅拌机构 驱动电机 锥面结构 搅拌杆 顶面 固定设置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竖直向下 物料混合 依次设置 出料口 输料管 | ||
本发明公开了立式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面设置有输料管,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顶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向下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由下至上依次传动连接有第一搅拌叶轮、第一外流挡板、不少于一个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外流挡板、第二搅拌叶轮、内流挡板、第三搅拌叶轮,所述第二外流挡板为开口向下的锥面结构,所述内流挡板为开口向上的锥面结构,所述内流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外流挡板的外径,本实用提高物料混合充分度,减少混合时药剂的使用量,对于重大浓度高的物料也可充分搅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絮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絮凝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业生产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物料的絮凝脱水环节,例如洗选煤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对浮选精煤和尾煤进行絮凝脱水,絮凝装置通常采用无动力的静态管道混合器和主动搅拌的立式絮凝槽,各有优缺点,无动力搅拌的静态混合器利用物料浆液投加絮凝剂后经过管道内两个相反螺旋方向的叶片使流体产生紊流,从而起到混合絮凝的效果,这种方式安装操作简单,基本上免维护,但是混合不充分,药剂的消耗量比较大,使得处理成本较高,而主动搅拌的立式絮凝槽采用电机驱动桨叶主动搅拌,充分混合物料浆液和调理剂、絮凝剂等,药剂使用量较前一种大幅度减少,处理成本低,但是缺点是对于比重大的物料排泥困难,容易发生堆积,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槽内容积减少,反应时间缩短,而且不易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絮凝搅拌装置,可对比重大的物料均匀搅拌,并且混合充分,减少药剂使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立式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有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面设置有输料管,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顶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向下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搅拌叶轮、第一外流挡板、不少于一个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于所述桶体内壁的第二外流挡板、与所述搅拌杆传动连接的第二搅拌叶轮、固定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内流挡板、与所述搅拌杆传动连接的第三搅拌叶轮,所述第二外流挡板为开口向下的锥面结构,所述第二外流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外流挡板的外径小于所述桶体的内径,所述内流挡板为开口向上的锥面结构,所述内流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搅拌杆的直径,所述内流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外流挡板的外径。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絮凝搅拌装置,包括有桶体,桶体的顶面设置有输料管,桶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此处采用上进料、下出料的方式,桶体的顶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竖直向下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由下至上依次传动连接有第一搅拌叶轮、第一外流挡板、不少于一个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外流挡板、第二搅拌叶轮、内流挡板、第三搅拌叶轮,从输料管送入的物料经过第二外流挡板的分流,从第二外流挡板与桶体内壁之间的空隙掉落至内流挡板处,内流挡板由于向中心倾斜,使得物料逐渐向中部汇聚,在汇聚过程中,又受到第二搅拌叶轮的搅拌,配合内流挡板,使得物料得到初步混合,物料从内流挡板中部的贯穿通道处掉落至第三搅拌叶轮处,再进一步搅拌,使得物料混合更均匀,如此搅拌机构完成对物料的混合搅拌,由此可知,搅拌机构数量设置越多,混合搅拌得越充分,经过充分混合后的物料掉落至第一外流挡板处,下落到第一外流挡板下的空间,由第一搅拌叶轮一边搅拌混合好的物料,避免凝固,一边从出料口处排出,因此,本发明可对物料进行充分絮凝搅拌,减少了药剂使用,并且比重大的物料不容易堆积,也不会产生难以搅拌的问题,实用性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搅拌叶轮包括有与所述搅拌杆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二轴套、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外周壁的若干块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内流挡板的母线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流挡板的母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0-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8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试剂简易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