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操作方法及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5302.5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陶卫东;夏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3/00 | 分类号: | B81C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操作方法 操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结构操作方法,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利用毛细管靠近微结构,并通过注射器为毛细管提供的吸力、推力,带动微结构附近的液体介质流动,进而带动微结构准确的完成拾取、移动、释放、装配操作。该微结构操作方法在普通的显微镜下即能完成微结构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微结构操作装置,包括显微镜、毛细管、位于显微镜旁的毛细管驱动机构,通过软管与毛细管相连接的注射器,毛细管安装在毛细管驱动机构上并在毛细管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该微结构操作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结构装配方法,还涉及一种微结构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光学成像、显微医疗等领域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微操作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操作技术对于未来的微纳米技术,小型化、功能化和集成设备的制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同于宏观领域操作,微观尺度的物体质地较脆、黏着力大、尺度效应显著,而这也是造成微操作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传统微实验操作无法应用我们常见的光学显微镜,而通常采用专门的微结构操作设备进行微结构的操作,设备条件要求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因此如何在使用相对成本比较低的操作设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完成微结构装配操作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普通的显微镜就能完成对微结构的拾取、移动、释放、装配这些操作的微结构操作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且能完成微结构操作的微结构操作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结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操作微结构、待装配微结构放置在具有液体介质的器皿中,进而将器皿放置在显微镜下;
调整毛细管的位置,直至在显微镜中观察到毛细管的端口靠近待操作微结构上方;
操作与毛细管相连接的注射器,使得毛细管的端口处产生吸力而带动待操作微结构附近的液体介质向毛细管端口流动,待操作微结构在液体介质的带动下移动至毛细管的端口并吸附在毛细管的端口上,进而完成待操作微结构的拾取;
调节毛细管的位置,毛细管带动吸附在毛细管端的待操作微结构进行移动;
调整显微镜,直至观察到待装配微结构,调整毛细管的位置,直至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吸附了待操作微结构的毛细管端口靠近待装配微结构的装配位置上方;
操作与毛细管相连接的注射器,使得毛细管的端口处产生推动力而释放待操作微结构,同时毛细管端口的推动力带动待装配微结构的装配位置附近的液体介质向待装配微结构的装配位置流动,待操作微结构在液体介质的带动下移动至待装配微结构的装配位置,进而完成待操作微结构在待装配微结构的装配位置上的装配。
优选地,在器皿中,使得液体介质淹没微结构。
为了减小微结构的黏连效果,提高微结构移动的顺畅性,所述液体介质为无水乙醇。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结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微镜;
毛细管;
毛细管驱动机构,位于显微镜旁,所述毛细管安装在毛细管驱动机构上,并且毛细管的末端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毛细管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毛细管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运动;
注射器,通过软管与毛细管相连接。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注射器通过一个固定板安装在安装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