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4420.4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红;李树伟;王栋;席琳乔;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顶面 螺管 通孔 内生真菌 禾草 竖杆 中心线共线 分离装置 螺环 下端 倒U型结构 传统模式 电机带动 工作效率 弧形透槽 搅拌效果 连接电机 内圈固定 人力资源 轴承连接 内螺纹 输出轴 上端 底面 轮槽 外周 转动 电机 穿过 | ||
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包括盖体,盖体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盖体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盖体的顶面通过轴承连接螺管的下端,螺管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第一通孔位于螺管内,螺管内螺纹安装螺环,螺环的内圈固定连接电机的外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竖杆从第一通孔内穿过,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浸笼的顶面,浸笼的顶面一侧开设弧形透槽,浸笼的底面开设轮槽。本发明适用于小数量禾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尤其适用于实验室使用,能够取缔传统模式中采用人力搅拌的方式,通过电机带动浸笼转动来实现种子的搅拌,搅拌速度更加均匀,搅拌效果更好,能够解放人力资源,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全面、深入地认知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并为成功构建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奠定基础,人们分离内生真菌并观察其形态特征,对共生体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当人们分离种子内生真菌时,需要很长时间的搅拌动作,现有的搅拌装置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操作,人们只得采用最为原始的人力搅拌的方式,完成这项工作后,人们的手腕会异常酸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包括盖体,盖体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盖体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盖体的顶面通过轴承连接螺管的下端,螺管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第一通孔位于螺管内,螺管内螺纹安装螺环,螺环的内圈固定连接电机的外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竖杆从第一通孔内穿过,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浸笼的顶面,浸笼的顶面一侧开设弧形透槽,浸笼的底面开设轮槽,轮槽与浸笼内部相通,浸笼的内壁底部通过轮架安装转轮,转轮的中心线垂直于浸笼的前面,转轮的外周开设数个凹槽,凹槽均匀分布于转轮的外周;盖体的顶面活动安装消毒装置。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消毒装置为消毒灯,盖体的顶面开设数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匀分布于盖体的顶面,盖体的上方设有大圆环,大圆环与盖体的中心线共线,螺管位于大圆环内,大圆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竖管,竖管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竖管分别从对应的第二通孔内穿过,竖管的内侧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消毒灯。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竖杆的下端套装小圆环,小圆环的内圈与竖杆的外周接触配合,小圆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扇形板的内侧,扇形板的底面与浸笼的顶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扇形板的顶面外侧固定连接凸柱的下端。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管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把杆的一端,把杆的外周分别开设防滑纹。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环的顶面均匀开设数个竖向的第三通孔,盖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限位杆的下端,限位杆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且限位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三通孔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盖体的外周底部两侧分别开设螺孔,螺孔内分别穿过一根螺栓,螺栓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胶垫。
如上所述的禾草内生真菌分离装置,所述的螺栓为蝴蝶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4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发酵罐
- 下一篇:微生物发酵饲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