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部引流管防堵塞定时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3365.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原高明;史保中;王璐璐;孟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28 | 分类号: | A61M39/2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薛布赫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部 引流 堵塞 定时 挤压 装置 | ||
一种脑部引流管防堵塞定时挤压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基体,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脑部引流用引流管的导向槽,基体上还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器与引流管相连接,第二凹槽内靠近贯通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限位板,第二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限位板分别位于引流管的两侧;基体为中空结构,基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基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本发明能够自动定时完成对引流管的疏通,从而大量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医护人员遗漏造成引流管长时间堵塞危及患者健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脑部引流管防堵塞定时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脑血管自发性破裂或遭受外部的伤害后,会形成颅内血肿或者脑积水,使颅内压力增高,并因此带来一些列严重的后果,因此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或者创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需要进行脑室外引流术或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如图1所示,此类手术的引流方法较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引流管1插入到颅腔3内直接引流,但是引流效果不理想,目前尚没有能很好地解决引流管堵管的方法,特别是引流管1的入口端很容易被颅腔3内的淤血块2堵塞。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引流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需要手动将堵塞在引流管1入口端的淤血块2清理开,具体的做法如图2所示,首先将引流管1弯折形成一个U形弯折段4,并且用其中一只手握住U形弯折段4,这样在U形弯折段4的弯曲部分便形成了一个管径收缩点5,然后用另外一只手在U形弯折段4和颅腔3之间的引流管1上任取一点进行挤压,该点称为挤压点6,挤压的时候因为管径收缩点5处流通不畅,所以引流管1内的液体会向引流管1的入口端流动,将入口端的淤血块2冲刷开之后回流到颅腔3内,之后重新进入到引流管1内被引流出颅腔3。
现有技术虽然能够消除堵塞的情况,但是占用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当患者比较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脑部引流管防堵塞定时挤压装置,能够自动定时完成对引流管的挤压,从而大量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医护人员遗漏造成引流管长时间堵塞危及患者健康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脑部引流管防堵塞定时挤压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基体,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脑部引流用引流管的导向槽,导向槽沿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贯通基体的两个端壁,基体上还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沿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贯通基体的靠近导向槽的一个侧壁,第一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朝向第一凹槽的贯通端,且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器与引流管相连接,第二凹槽内靠近贯通端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限位板,第二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朝向第二凹槽的贯通端,且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限位板分别位于引流管的两侧;所述基体为中空结构,基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基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显示屏、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基体上还转动设置有两组限位轮,每组限位轮的数量为若干个,两组限位轮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侧,限位轮用于防止所述引流管从所述导向槽内脱离。
所述限位轮同轴固连有第二转轴,所述基体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块,第二转轴穿入到基体内并且与转动块同轴固连,限位轮上还设置有与引流管相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的弧度为π/6~π/4。
所述连接器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的夹持件,两个夹持件上各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相贴合时围合出一个螺孔,通过一个螺栓与螺孔配合将两个夹持件固定连接,且两个夹持件固定连接时围合出一个圆柱形内壁,圆柱形内壁与所述引流管相贴合。
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顶板均设置为圆弧形板,限位板对应的圆心角和顶板对应的圆心角相等,限位板的长度大于顶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3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