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地城市非机动车道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1350.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裴玉龙;蔡小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机动车道 隔离设施 步行道 开口 车胎 排水沟盖板 垂直设置 道路资源 机动车道 季节变化 排水能力 融雪设备 电热 板形式 可移动 高差 加装 骑行 硬质 埋设 坡度 融化 出行 隔离 回收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地城市非机动车道设置方法,旨在解决寒地城市由于季节变化,非机动车道在冬季利用率低,导致道路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为冬季提供一定的堆雪空间。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设置方法为:春夏秋季非机动车道采用与机动车道共板形式进行设置,加装可移动硬质隔离设施,非机动车道与步行道间采用高差隔离,为骑行者提供独立、安全的骑行空间。冬季限制非机动车出行回收隔离设施,将非机动车道作为堆雪空间;在非机动车道上每隔200‑500米设定一处堆雪点,在该点埋设1‑2米长电热融雪设备,以及时融化并清除雪堆;非机动车道横坡度设置为2%,以提高排水能力;非机动车道上排水沟盖板开口与步行道垂直设置,以防止车胎陷入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城市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寒地城市的非机动车道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小汽车尾气污染对环境影响日益加剧。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作为较环保、占用资源较少的交通工具,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发展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交通系统,是目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简便的途径。寒地城市由于冬季气候寒冷、降雪量大,春夏秋季气候宜人,非机动车出行量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在设置非机动车道时,需要充分考虑寒地气候特点,提高设计的实用性。
目前,寒地城市在非机动车道的设置上,常常采用人非共板式,即非机动车道与步行道合并设置的方式(见图1)。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进行分离,提高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性,但却加大了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且对于空间有限、难以拓宽的步行道,无法采用该方法。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共板设置也是一种常见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通过占用机动车道,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非机动车道,且为了减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产生交通冲突,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间会加装如隔离墩或护栏等隔离设施。但对于寒地城市,由于冬季非机动车出行量较其他季节显著减少,冬季非机动车道利用率偏低,使得本就有限的道路资源产生了浪费。而且冬季在除雪的过程中,虽然机械除雪设备能够迅速的刮除路面积雪,但仍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放置清扫出来的雪堆,这些雪堆往往挤占在机动车道上,且没有固定地点堆放,机动车行驶至雪堆处需要减速换道,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极易造成交通拥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寒地城市非机动车道冬季利用率低的问题,并为雪堆提供适当的堆放空间,本发明针对寒地城市,提供一种随季节变化的非机动车道设置方法,以充分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提高道路设计的实用性,并充分展现寒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特色。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对于寒地城市,春夏秋季非机动车道采用与机动车道共板的形式进行设置,并加装可移动的硬质隔离设施;冬季限制非机动车出行,并回收隔离设施,将非机动车道作为临时的堆雪空间,每隔200-500米设立一处堆雪点。考虑到频繁的降雪可能造成雪堆清除作业的不及时,为了能及时的清除积雪,在非机动车道的各处堆雪地点埋设1-2米长的电热融雪设备,同时,为了提高排水效果,非机动车道横坡采用2%。此外,为了防止车胎过细陷入排水沟盖板的开口中,将排水沟盖板垂直步行道进行设置。
所述非机动车道与步行道之间采用高差隔离的形式;
所述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共板设置,为单向车道,分布在机动车道两侧;
所述非机动车道在春夏秋季,与机动车道之间加装硬质隔离设施进行隔离,且隔离设施为可移动式的;
所述非机动车道在冬季作为机动车道及步行道的堆雪空间使用;
所述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在冬季进行回收;
所述非机动车道每隔200-500米设立一处堆雪地点,并在该地点加设1-2米长的电热融雪设施;
所述非机动车道横坡为2%;
所述非机动车道上的排水沟盖板的开口与步行道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