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III)催化具有氮杂环骨架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8105.0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朱钢国;朱海倩;黄晨超;戚佳一;陈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勋斌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iii 催化 具有 氮杂环 骨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导向基团辅助Rh(III)催化构建氮杂环骨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铑催化剂和醋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芳香醛与2‑氨基吡啶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原位产生一个有效的导向基团。该导向基团再在铑催化下与取代烯烃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氮杂环骨架的化合物。该制备方法使用铑进行催化,成功实现了自组装高效导向基的合成策略。反应从更简单的原料出发,在简洁温和的催化体系中,利用“一锅法”合成了新型取代特征的异吲哚酮骨架和异喹啉结构,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原子经济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导向基团辅助Rh(III)催化构建氮杂环骨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吲哚酮(γ-内酰胺)是一个较多见而又重要的母核。因α位是具有较强络合力的N原子,故利用苯甲酰胺中的氮原子作为导向原子,并且参与形成γ-内酰胺的研究已多有报道。
李兴伟课题组最早在2010年尝试使用N-苯基取代的芳甲酰胺作为底物,与丙烯酸酯反应构建起异吲哚酮骨架(Org.Lett.,2010,12,5430)。反应中首先生成了Heck产品中间体,进而发生迈克尔加成而环化。但底物中芳环若是呋喃、吲哚等杂环时不利于形成异吲哚酮产品,多是停留在了氧化Heck反应产品上,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式如下:
2014年,于金权课题组对以上反应进行了改良。他们使用了N-全氟取代苯基芳甲酰胺作为底物(Chem.Sci.,2015,6,1923),实际上就是增大酰胺中氮原子上取代基的拉电子能力,减弱酰胺键的异构化而增加其亲核性。这一工作虽然扩宽了底物类别,对于杂环如噻吩、呋喃、吡啶都有很好的适用性,且反应条件变得较为温和,但其底物的普适性仍不够广泛,且原料较为复杂,制备过程不够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组装导向基团辅助Rh(III)催化构建氮杂环骨架的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原位产生一个有效的新型导向基团,并且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高,原子经济性高。
一种自组装导向基团辅助Rh(III)催化构建氮杂环骨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铑催化剂和醋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芳香醛与2-氨基吡啶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原位产生一个有效的导向基团。该导向基团再在铑催化下与取代烯烃反应,反应完成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氮杂环骨架的化合物。
所述的芳香醛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所述的2-氨基吡啶的结构如式(Ⅱ)所示:
所述的取代烯烃的结构如式(Ⅲ)所示:
所述的氮杂环骨架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V)所示:
式(Ⅰ)~式(IV)中,R为烷基、烷氧基、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酯基、硝基、三氟甲基;
R’为烷氧酰基、烷酰基、氰基、酰胺。
所述的反应反应式如下:
推测该反应机理为:
首先,芳香醛与2-氨基吡啶发生缩合反应,在原位产生一个有效的新型导向基团。如下所示:
接着,自组装导向基与取代烯烃在金属铑(III)催化下发生如下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