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及跳相调制、解调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7820.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祖平;魏蛟龙;杨明;叶斌;夏景圆;刘昊;李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1/7075;H04B1/7136;H04B1/715;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调制 解调 方法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及跳相调制、解调单元,其中信号调制方法包括:(1)在时钟基准的控制下通过跳相序列发生器产生跳相序列;(2)在跳相序列的控制下对待调制信号中每个码片的波形进行相应的移相后获得调制信号;跳相调制单元包括:移相器和跳相序列发生器,跳相序列发生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时钟基准,用于在时钟基准的控制下产生跳相序列;移相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待调制信号,移相器的控制端连接至跳相序列发生器的输出端,移相器在跳相序列的控制下对待调制信号中每个码片的波形进行相应的移相后由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本发明相当于对信号进行了二次PSK调制,使得调制信号接近噪声特性,能够提高信号的抗检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的调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及跳相调制、解调单元。
背景技术
航天遥测、测控、外测、靶场实验等关键数据以及卫星导航军用信号的保密性、可靠性以及反窃取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敌方信息侦测将严重威胁各类航天器发射与飞行安全。因此,无线通信信号在特殊任务中可靠性需求及通信安全的重要性,使得无线通信新系统不得不具备良好的保密能力。现代无线通信系统通常采用跳频和扩频方式来抗截获及抗干扰,随着截获能力和信号识别处理算法能力的提高,基本的跳扩频抗截获及抗干扰能力显得日益薄弱。当前提高抗截获的能力主要是以扩频和跳频为基础,一方面提高跳速和频率集的带宽,一方面采用差分跳频和自适应跳频等新的跳频方式。这些方法存在硬件开销较大、组网规划比较困难、实时性很差等问题。尽管常规跳频技术、差分跳频技术和自适应跳频技术都已经可以对抗大部分的截获和干扰方式,但是在对抗日益发展的截获技术和干扰技术时,其性能仍不能满足某些特殊场景下无线通信的需求。
随着日益增长的电子战威胁,无线通信的风险和易受到截获及干扰的程度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迫切需要提出新的简单实用的抗截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调制方法及跳相调制解调单元,其目的在于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保密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调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时钟基准的控制下通过跳相序列发生器产生跳相序列;
(2)在跳相序列的控制下对待调制信号中每个码片的波形进行相应的移相后获得调制信号。
其中,跳相序列c(n)为N进制,且c(n)∈{0,1,2......N-1};所述跳相序列 c(k)对应的相位偏移两个相位偏移之间的最小间隔为
其中,调制信号其中为移相因子;信号在每个码片内的初始相位在0~360度范围内以度的分辨率随机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时钟基准的控制下通过跳相序列发生器产生跳相序列;
(2)在跳相序列的控制下对待解调信号中每个码片的波形进行相应的移相后获得解调信号。
其中,跳相序列c(n)为N进制,且c(n)∈{0,1,2......N-1},所述跳相序列c(n) 对应的相位偏移两个相位偏移之间的最小间隔为
其中,解调信号其中为相位补偿因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跳相调制单元,包括:移相器和跳相序列发生器,所述跳相序列发生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时钟基准,用于在时钟基准的控制下产生跳相序列;所述移相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待调制信号,所述移相器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跳相序列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移相器在所述跳相序列的控制下对所述待调制信号中每个码片的波形进行相应的移相后由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
其中,跳相序列发生器可以为混沌序列发生器或R-S序列发生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7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