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O检测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系统和数据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5890.4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9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苏胜;任强强;向军;常寿兵;胡松;向先好;张晨浩;江紫薇;汪一;闫国兴;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3/00 | 分类号: | F23N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曲线 特征参数 一氧化碳 数据库 锅炉燃烧 锅炉效率 计算模型 综合成本 优化 锅炉尾部烟道 氮氧化物 结果影响 量测量 送风机 总风压 检测 漏风 烟道 存储 燃烧 | ||
1.一种基于CO检测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参数以及锅炉效率计算模型得到锅炉效率,以及基于锅炉尾部烟道中一氧化碳浓度和所述锅炉效率的第一特征曲线;
获取锅炉尾部烟道中氮氧化物浓度,以及基于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和氮氧化物浓度的第二特征曲线;
获取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参数、综合成本计算模型、以及第一特征曲线和第二特征曲线得到综合成本,以及基于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综合成本的第三特征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曲线、所述第二特征曲线和所述第三特征曲线获取最优一氧化碳浓度,将其存储于优化数据库中;
获取实时一氧化碳浓度,根据优化数据库中最优一氧化碳浓度,通过送风机总风压调节所述实时一氧化碳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效率计算模型包括下列公式:
ηgl=q1=100-(q2+q3+q4+q5+q6)% (1)
其中,ηg1为锅炉效率,Qr为输入锅炉的热量,Q1为有效利用热,Q2为排烟热损失,Q3为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为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5为散热损失,Q6为灰渣物理热损失,q1为有效利用热效率,q2为排烟热损失率,q3为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率,q4为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率,q5为散热损失率,q6为灰渣物理热损失率,Vgy为干烟气体积,CO指一氧化碳在干烟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成本计算模型包括下列公式:
COSTNox=(CNox×B×Vgy1-CNox,min×B0×Vgy0)×PRICENox/kg×t×1000 (5)
COST=COSTcoal+COSTNox (6)
其中,COST为综合成本,COSTcoal为燃料成本,COSTNOx为脱硝成本,ηgl,max为当前负荷下锅炉最高效率,ηg1为当前锅炉效率,B0为最高效率下的燃料量(t/h),PRICEcoal为煤价(RMB/t),t为全年以当前负荷运行的时长(h),CNOx为当前NOx浓度(mg/m3),CNOx,min为该负荷下最低NOx浓度(mg/m3),B为当前燃料量(t/h),Vgy1为当前1kg煤不完全燃烧的干烟气体积m3/kg,Vgy0为最低烟气NOx含量下1kg煤不完全燃烧的干烟气体积(m3/kg),PRICENox/kg为单位脱硝成本(RMB/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曲线、所述第二特征曲线和所述第三特征曲线获取最优一氧化碳浓度,将其存储于优化数据库中,包括:
在氮氧化物浓度满足使空预器检修、催化剂更换周期与锅炉整体检修周期一致时,满足综合成本预算的最高锅炉效率所对应的一氧化碳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58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