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辅助自动装配轴承的定内圈灌珠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0596.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丽;苏学满;杨明;于华;刘玉飞;江本赤;许曙;许德章;方明;王园;梁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6 | 分类号: | F16C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寇俊波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辅助 自动 装配 轴承 内圈 组装 平台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辅助自动装配轴承的定内圈灌珠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该组装平台包括前固定支架、后固定支架、连接于后固定支架的中间组装台,中间组装台的前侧设有装配轴承用的定位卡槽和过孔;中间组装台的后侧连接有后支架,后支架上连接有导杆,导杆上配合有定内圈装置,后固定支架上设有驱动定内圈装置的辅推机构I;前固定支架上设有长杆,长杆上配合有灌珠装置,前固定支架上设有驱动灌珠装置的辅推机构II。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轴承装配时轴承内圈的定位以及滚珠的灌珠,具有内圈定位准确可靠、装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借助机器人抓取定内圈装置和灌珠装置进行配合作业,实现对轴承装配的集成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辅助自动装配轴承的定内圈灌珠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零部件,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目前的传统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珠三部分组成。
在机器人装配轴承过程中,存在如何把内圈放置到相应的位置,以及如何让机器人在内圈装配的同时为灌珠导向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377214.6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锁口在外圈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工装,包括用于支撑保持架以使保持架上的兜孔与轴承内圈上的滚道对应的支撑件,以及用于对轴承内圈磁化以使钢球能够被磁力吸附在轴承内圈上并保持在兜孔中的电磁铁,球在轴承内圈的磁力作用下被吸附在轴承内圈上,然后将轴承外圈压装到位,装配过程中通过磁力使钢球与轴承内圈保持固定,解决了现有的轴承装配工装在装配时需要借助润滑剂造成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工装功能单一,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无法结合机器人实现车间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不利于轴承的装配作业。
中国专利号为CN201610764556.7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轴承自动装配生产线,该轴承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机器人、工件输送装置、旋掰装置和升降台,其将上下两层的工件输送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两侧,一个用于输送轴承外圈,一个用于输送轴承内圈,在同一位置为机器人提供轴承内圈和外圈,以方便机器人给旋掰装置提供轴承组装工件,同时,工件输送装置的上下层之间通过一个升降台来进行轴承和配件的转运,其送料和下料以及轴承组装都采用全自动处理,提高轴承装配效率。但这种方式,轴承内圈定位不准确,以及灌珠导向无法解决,同样不利于轴承的装配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用于辅助自动装配轴承的定内圈灌珠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辅助自动装配轴承的定内圈灌珠组装平台,包括前固定支架、后固定支架、连接于后固定支架的中间组装台,所述中间组装台的前侧设有装配轴承用的定位卡槽和过孔;所述中间组装台的后侧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上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配合有定内圈装置,所述后固定支架上设有驱动定内圈装置的辅推机构I;所述前固定支架上设有长杆,所述长杆上配合有灌珠装置,所述前固定支架上设有驱动灌珠装置的辅推机构II。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槽包括与轴承外圈的上侧配合的一号凸块、与轴承外圈的下侧配合的二号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架呈半圆管状。
进一步的,所述辅推机构I包括横推气缸、与横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的移动板、安装在移动板上且输出端可伸出移动板的伸缩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L形卡块I。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伸缩气缸的输出端配合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辅推机构II包括1号平推气缸、与1号平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且滑动连接在长杆上的推板、固定在推板上且输出轴可穿过推板的2号平推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L形卡块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0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