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7316.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贤吾;稻垣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24;H01F27/245;H01F27/30;H01F38/12;F02P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吕文卓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缘部 绕线管 热塑性树脂 初级绕线 点火线圈 在线圈轴 重叠部 次级绕线管 内燃机 中心芯 电气可靠性 分散相粒子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模塑树脂 突出方向 分离层 芯主体 紧贴 | ||
1.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1),其特征在于,
具有:
相互磁耦合的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
初级绕线管(2),卷绕有上述初级线圈;
次级绕线管(3),卷绕有上述次级线圈;
中心芯(4),配置在上述初级绕线管的内侧;以及
模塑树脂(5),将上述初级线圈、上述次级线圈、上述初级绕线管、上述次级绕线管以及上述中心芯埋设在内侧;
上述中心芯具有在上述初级线圈的内侧配置的芯主体部(41)、和从上述芯主体部向与线圈轴向(X)交叉的突出方向(Y)突出的芯凸缘部(42);
上述初级绕线管,在线圈轴向的一部分具有卷绕上述初级线圈的绕线管主体部(21),并且,在线圈轴向的另一部分具有至少一部分夹在线圈轴向的上述芯凸缘部与上述次级绕线管之间的绕线管凸缘部(22);
上述绕线管凸缘部具有在线圈轴向上与上述芯凸缘部重叠的绕线管重叠部(221);
上述绕线管重叠部紧贴于上述芯凸缘部;
上述初级绕线管由热塑性树脂和分散在上述热塑性树脂中的与上述热塑性树脂相比低弹性的分散相粒子形成;
在上述绕线管重叠部的内部,形成了将相邻的层在线圈轴向上分离的特定分离层(221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从与线圈轴向及上述突出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来看时,上述特定分离层的长度(L1)是上述突出方向上的上述芯凸缘部的长度(La)的1/3即第1规定长度(Lb)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与线圈轴向及上述突出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上,上述特定分离层的长度(L2)是上述芯凸缘部的长度(Lc)的1/2即第2规定长度(Ld)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分离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如下位置,即:在线圈轴向上与和上述初级绕线管在线圈轴向上对置的上述次级绕线管的次级前面(31)、及上述芯凸缘部这双方重叠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散相粒子是弹性体粒子。
6.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1),其特征在于,
具有:
相互磁耦合的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
初级绕线管(2),卷绕有上述初级线圈;
次级绕线管(3),卷绕有上述次级线圈;
中心芯(4),配置在上述初级绕线管的内侧;以及
模塑树脂(5),将上述初级线圈、上述次级线圈、上述初级绕线管、上述次级绕线管以及上述中心芯埋设在内侧;
上述中心芯具有在上述初级线圈的内侧配置的芯主体部(41)、和从上述芯主体部向与线圈轴向(X)交叉的突出方向(Y)突出的芯凸缘部(42);
上述初级绕线管,在线圈轴向的一部分具有卷绕上述初级线圈的绕线管主体部(21),并且,在线圈轴向的另一部分具有至少一部分夹在线圈轴向的上述芯凸缘部与上述次级绕线管之间的绕线管凸缘部(22);
上述绕线管凸缘部具有在线圈轴向上与上述芯凸缘部重叠的绕线管重叠部(221);
使上述初级绕线管与上述中心芯之间产生分离的分离件(8)至少配置在上述绕线管重叠部与上述芯凸缘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从与线圈轴向及上述突出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来看时,上述分离件中的上述绕线管重叠部与上述芯凸缘部之间的部位即特定分离部(81)的长度(L3)是上述突出方向上的上述芯凸缘部的长度(La)的1/3即第1规定长度(Lb)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与线圈轴向及上述突出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上,上述分离件中的上述绕线管重叠部与上述芯凸缘部之间的部位即特定分离部(81)的长度(L4)是上述芯凸缘部的长度(Lc)的1/2即第2规定长度(Ld)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73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扼流件和相关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密封防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