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6780.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8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慧;孙新;张久霖;田江晓;孔淑兰;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27/08;B32B7/12;B32B37/12;B32B27/4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波材料包含多层石墨烯膜和多层低介电介质膜,石墨烯膜和低介电介质膜交替叠放,并且表面为石墨烯膜,底面为低介电介质膜;其中,每层石墨烯膜具有不同的表面方块电阻,并且从表面到底面,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逐渐降低。本发明通过调节石墨烯膜的电磁参数及其与低介电介质的阻抗匹配,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吸波材料的吸收频段与吸收性能,形成轻质宽频段微波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用于微波暗室,可以有效衰减2~40GHz波段范围的电磁波,而厚度小于220mm,密度小于0.3g/cm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隐身技术、仿真试验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波暗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电子仪器所使用频段从米波到毫米波,范围从地面观测到宇宙观测,应用从军用到民用,也对微波暗室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暗室的体积、背景电平要求更为苛刻。吸波材料作为微波暗室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微波暗室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微波暗室的背景电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使用的吸波材料。一般而言,吸波材料的吸收频带越宽,吸收性能越好,越有利于微波暗室背景电平的降低。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暗室所用的吸波材料主要是浸渍炭黑的聚氨酯泡沫吸波材料。这类吸波材料存在着体积大、质量重、容易掉粉的问题,特别是在需要人行走的部位,由于泡沫力学强度低而不方便行走,且无法在较薄的厚度下实现宽频吸波。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暗室所用的吸波材料体积大、质量重、容易掉粉、力学强度低、无法在较薄的厚度下实现宽频吸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包含多层石墨烯膜和多层低介电介质膜,石墨烯膜和低介电介质膜交替叠放,并且表面为石墨烯膜,底面为低介电介质膜;其中,
每层石墨烯膜具有不同的表面方块电阻,并且从表面到底面,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逐渐降低。
优选地,所述吸波材料的总厚度为10mm~220mm;
所述吸波材料的叠放层数为10层~40层;和
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按照10Ω~50Ω/层的幅度进行降低。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膜的厚度为50μm~1mm;
所述低介电介质膜的厚度为0.5mm~10mm;
所述吸波材料的叠放层数为20层~30层。
优选地,所述吸波材料的叠放层数为20层,10层为石墨烯膜,10层为低介电介质膜;和
第一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300Ω~800Ω;
第二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250Ω~750Ω;
第三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200Ω~700Ω;
第四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150Ω~650Ω;
第五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100Ω~600Ω;
第六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80Ω~550Ω;
第七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60Ω~500Ω;
第八层石墨烯膜的表面方块电阻为40Ω~450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6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介电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秸秆木塑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