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5968.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岩 |
主分类号: | C08L51/04 | 分类号: | C08L51/04;C08L83/06;C08L89/00;C08L97/02;C08L93/00;C08K13/02;C08K3/34;C08K5/47;C08K5/405;C08K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垫板 轨道交通 制备 机械性能 弹性垫板材料 高性能弹性 耐高低温性 耐磨性 焙烧改性 汉麻纤维 耐老化性 迫切需求 混炼胶 耐油性 硫化 垫板 短切 改性 混炼 选料 憎水 粘土 成型 挤出 社会发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的制备方法,涉及弹性垫板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料、汉麻纤维的短切改性、埃洛石粘土的焙烧改性、原料成分的混炼、混炼胶的挤出、成型、硫化。本发明的弹性垫板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老化性、憎水耐油性、耐高低温性、耐磨性等,大大提高了弹性垫板的应用领域及前景,能够满足目前以及日后市场、工业对高性能弹性垫板的迫切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垫板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迅猛发展,从2008年城际铁路开通到如今城际列车成为常态化的交通工具,列车的高速运行对轨道的减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无砟轨道平顺性好、使用期内少维修、寿命长、允许在未来提速等优点,现代高速铁路均采用无砟轨道。但无砟轨道亦存在刚度大的弊端,容易导致列车脱离轨道,造成行车危险,为弥补这一缺陷,特在无砟轨道中引入弹性垫板。现有的弹性垫板一般由橡胶发泡弹性体、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等高分子材料制得,MPUE因刚度低、减振平稳、力响应时间短、耐老化、耐疲劳等优点而被原铁道部选定为客运专线弹性垫板的使用材料。但因原材料、配方及加工成型技术被个别国际化大公司所垄断,目前市场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减振技术和产品,所生产的弹性垫板强度、断裂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等指标都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改善传统弹性垫板力学性能及耐老化等性能不佳的缺点,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弹性垫板,是其推广与应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号为CN10797394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铁轨垫板,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然橡胶60-90份,丁苯橡胶20-35份,苯酚橡胶5-10份,氧化锌5-8份,防老剂2-4份,石蜡1-3份,固体古马隆树脂8-12份,促进剂4-6份,白炭黑12-15份,偶联剂3-6份。该种垫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机械强度,但是其耐老化性较差,应用性受到限制。
公开号为CN10216179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轻轨和减震垫板的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塑性硫化橡胶、矿物填充油、硫酸钡、1,2间聚丁二烯聚合物、聚丙烯、氢化苯乙烯弹性体;其中,热塑性硫化橡胶占重量百分比为15%-35%、矿物填充油占重量百分比为10%-20%、硫酸钡占重量百分比为10%-25%、1,2间聚丁二烯聚合物占重量百分比为3%-10%、聚丙烯占重量百分比为10%-20%、氢化苯乙烯弹性体占重量百分比为20%-40%。该种热塑性弹性体制得的减震垫板具有良好的耐压、耐酸碱性,但是其耐磨性及力学强度性能较差,应用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的制备方法,该种弹性垫板综合性能优良,应用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份获取以下原料: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58-66份、苯醚撑硅橡胶37-45份、马林酸树脂6-8份、混合酸改性骨胶14-20份、珠光砂8-12份、累托石粉料7-9份、埃洛石粘土10-14份、汉麻纤维3-5份、复合偶联剂2-3.5份、复合促进剂1-2份、复合防老剂1-2份;
原料的预处理:
汉麻纤维的短切改性:取已脱胶的汉麻纤维短切至1-2mm,再采用等离子体处理仪对短切纤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源为辉光放电,处理气体为氮气,处理室真空度为6-8Pa,处理时间为24-26min,处理电压为22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岩,未经朱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