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55033.8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宏旭;徐钊霖;李明兰;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远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03/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稳泡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活性剂 水泥发泡剂 复合墙体 有机溶剂 二甲基 增稠剂 正丁烷 螯合剂 戊烷 配方 过氧化二苯甲酰 建筑施工技术 物理发泡剂 表面活性 二苯基膦 气孔结构 气泡形成 液膜表面 综合成本 电子层 发泡剂 湿润性 重量份 串孔 硅酮 排布 酰胺 包围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硫酸钠8‑15份、正丁烷2‑3份、二甲基戊烷1‑2份、表面活性剂2‑3份、稳泡剂1‑2份、有机溶剂10‑15份、螯合剂0.2‑1份、增稠剂1‑2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烷、二甲基戊烷、表面活性剂、稳泡剂、有机溶剂、螯合剂、增稠剂制得,本发泡剂属于物理发泡剂,通过添加过氧化二苯甲酰二苯基膦,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布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形成泡沫,使用硅酮酰胺作为稳泡剂,显著改善气孔结构,减少串孔,提高水泥的前期强度,湿润性强、用量少,综合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量倡导建筑节能与墙体节能改革,近年来泡沫水泥或泡沫混凝土因其环保、节能、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推崇,传统的水泥发泡剂包括松香类和蛋白质类两大类。松香类发泡剂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与水泥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盐,在使用时需要加热熔解,而且其发泡倍数低和泡沫稳定性差。而且,松香热聚物的生产是以有毒性的苯酚为原料,与松香皂相比性能大体相当,但其生产成本和价格都较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蛋白质类发泡剂分为动物蛋白发泡与植物蛋白发泡两类,动物蛋白发泡剂成本高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植物蛋白类发泡剂制备时采用的各种天然高分子原材料质量稳定性无 法保证,造成植物蛋白发泡剂产品的发泡性能稳定较差,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蛋白质类发泡剂易受温度和酸度等外部环境影响而变性,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非常大的局限。现有的水泥发泡原料比较传统,发泡效果不佳,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水泥发泡剂性能差且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来解决传统的水泥发泡剂性能差且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硫酸钠8-15份、正丁烷2-3份、二甲基戊烷1-2份、表面活性剂2-3份、稳泡剂1-2份、有机溶剂10-15份、螯合剂0.2-1份、增稠剂1-2份。
进一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硫酸钠9份、正丁烷2.2份、二甲基戊烷1.3份、表面活性剂2.2份、稳泡剂1.2份、有机溶剂12份、螯合剂0.3份、增稠剂1.2份,
进一步,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和二苯基膦混合物,且配比为3:1。
进一步,所述的螯合剂为柠檬酸钠,所述稳泡剂为硅酮酰胺,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复合墙体水泥发泡剂配方,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烷、二甲基戊烷、表面活性剂、稳泡剂、有机溶剂、螯合剂、增稠剂制得,本发泡剂属于物理发泡剂,通过添加过氧化二苯甲酰二苯基膦,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布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形成泡沫,泡沫具有良好的弹性,使用硅酮酰胺作为稳泡剂,显著改善气孔结构,减少串孔,提高水泥的前期强度,无污染、使用方便(不用浸泡)、湿润性强、用量少,综合成本低,本发明提高了水泥的强度,密实性和防渗性,社会效益明显适合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远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远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