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微球/内源微生物/生物表活剂三元复合驱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350.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杨乐;卜利荣;吴增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中杰高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C09K8/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微球 内源微生物 油藏 生物表面活性剂 低渗透油藏 三元复合驱 原油采收率 微球溶液 表活剂 油藏内源微生物 低浓度聚合物 复合驱油体系 高浓度聚合物 岩心 充分接触 段塞组合 高效开发 驱油技术 砂岩油藏 原油开采 残余油 大油田 地层水 复合段 激活剂 裂缝性 渗透率 调驱 可用 协同 | ||
本发明的聚合物微球/内源微生物/生物表活剂三元复合驱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方法,首次将聚合物微球调剖、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协同,可用于油藏温度30~55℃,油藏渗透率≤50×10~3μm2的裂缝性砂岩油藏原油开采。采用复合段塞调驱方法,段塞组合为0.05~0.1PV低浓度聚合物微球溶液,0.4~0.6PV高浓度聚合物微球溶液,0.01~0.02PV地层水,0.4~0.6PV内源微生物激活剂,关闭岩心并于油藏温度下培养10d后,再注入0.1~0.2PV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使复合驱油体系和残余油充分接触并充分驱替出来,可提高水驱效率26.2%,效果较为显著,符合各大油田绿色高效开发的理念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微球/内源微生物/生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三次采油技术通常偏重于单一驱油性能,尤其是化学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多强调如何达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这一性能指标,常忽略原油乳化、改善岩石润湿性等性能。同时,化学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还存在作业成本高,产出液难处理等应用局限性。单独进行微生物驱油时,虽可同时发挥多种驱油机理,成本低,绿色环保,但其见效时间短,驱油效果不理想。此外,这两种驱油方法在低渗透裂缝发育油藏应用时还存在波及系数低的问题。聚合物驱在中、高渗油藏应用中虽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有研究表明,聚合物及油层物性条件相对确定时,低渗透油层中聚合物相对分子量与渗透率呈线性关系,且渗透率平方根与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之比小于1.5时会引起油层堵塞,但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越低,驱油效果越差。此外,低渗透油藏因其喉道细小,孔隙结构复杂,而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较大,粘度高,不易有效注入储层,导致其不能有效提高低渗油藏水驱采收率。三元复合驱技术由于存在无机碱地面结垢和储层伤害等问题,其在低渗油藏的应用也受限。同时,传统二元和三元复合驱技术由于化学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等大量化学品注入地层后,不易生物降解、造成了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和油藏生态环境破坏。低渗油藏一般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常规注水开发难以有效驱替,水驱波及面积小,易水窜水淹,且驱油效率低,水驱采收率仅为20%左右,大部分原油滞留在油藏中无法采出。因此,提高此类油藏驱油效率需一种可发挥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协同效应的绿色高效采油方法。
目前,将聚合物微球调剖、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与内源微生物驱油协同作用以提高低渗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及相关研究未有报道。近年来,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多是针对中高渗油藏开展的,仅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597876.3和201610763500.X的发明专利涉及低渗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方法。但是,该发明存在以下缺点不足:(1)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在内源微生物激活剂注入前后,均未设置聚合物体系段塞,在激活剂到达产聚合物菌位置及与聚合物产生菌充分接触前,注入的激活剂极可能已经进入裂缝及大孔道,出现激活剂窜流,降低了内源微生物激活有效性和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造成激活剂的损失浪费。(2)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聚合物产量与粘度都较低,仅依靠激活内源聚合物产生菌来发挥调堵作用,难以达到理想的封堵强度,必须辅以其它调剖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239111.2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驱油后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即注入外源菌种的混合液或发酵液,同时加聚合物保护段塞,可提高采收率13%(OOIP)。该发明的缺陷在于,外源微生物不适用聚合物驱后油藏条件,同时菌液发酵成本高,且此方法不适用于低渗油藏。此外,虽然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可降解,毒性低,绿色环保,但单一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或单一生物聚合物驱效率普遍较低。专利CN102373258公布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未复配其他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驱油效率仅有5~12%。
针对传统二元和三元复合驱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应用局限性,且不具环保友好性,而单一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不能有效封堵低渗储层裂缝和大孔道,易造成激活剂浪费,降低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等问题。为满足低渗油藏绿色高效开发的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此类油藏的绿色环保高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中杰高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延安中杰高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
- 下一篇:顶水油砂的开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