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落与未闪落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134.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束洪春;徐泽奇;邱大林;张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击 闪络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雷击闪络 零模电流 直线斜率 短时窗 辨识 拟合 同向 判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元线性回归 仿真实验 三相电流 直线拟合 量测点 母线 判据 采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落与未闪落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在母线量测点分别采集ⅠⅡ回线路的三相电流,并求得短时窗内的同向零模电流波形,对短时窗内的同向零模电流波形利用一元线性回归中的直线拟合方法来判断波形发展趋势,并进而得到拟合后的直线斜率,通过拟合后直线斜率的绝对值|k|与阈值的对比来判别线路是否发生闪络,在考虑仿真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设为雷击闪络和未闪络判据的阈值,k<0.8×10‑4时判定为雷击未闪络,k≥0.8×10‑4时判定为雷击闪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落与未闪落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何有效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一直是当今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经过我国多年的线路运行经验及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输电线路由雷电直接或间 接引起的线路跳闸故障约占总数的40~70%。尤其对于云南地区,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且 具有气候形式多样的特点,属于雷暴频发地区,输电线路由雷电引起的故障较为频繁。 据云南省某研究院数据,云南省内某5年期间(2005年至2010年)共落雷370余万次, 年平均超过60万次以上。因此,对雷击闪落与未闪落性质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直观认 识雷击故障特点,对识别不同的雷击故障类型以及研究雷击定位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并且针对不同雷击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可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为相关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
正确判别雷击性质对输电线路可靠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闪络性质辨识可以避免行波保护与暂 态量保护误动作。当今对雷击性质的辨识研究对多针对单回线路,对于同塔双回线路雷击性质辨识 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同塔双回线路的雷击类型,对今后同塔双回线路的发展有着指 导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落与未闪落辨识方法,可以避免行波保护与暂态量保护误动作,正确判别雷击性质对输电线 路可靠运行,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11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落与未闪落辨识方法,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在测量端A分别采集ⅠⅡ回线路短时窗内的零模电流,并 求得短时窗内的同向零模电流波形,对短时窗内的同向零模电流波形利用一元线性回 归中的直线拟合方法来判断波形发展趋势,并进而得到拟合后的直线斜率。通过拟合 后直线斜率的绝对|k|与阈值的对比来判别线路是否发生闪络。
具体步骤如下:
(1)当110kV部分同塔双回线路受到雷击时,从母线量测点分别获取Ⅰ、Ⅱ回线 路的三相电流IⅠA、IⅠB、IⅠC与IⅡA、IⅡB、IⅡC。
(2)利用(1)中所测得的三相电流值,根据如下公式得到被雷击线路的零模电 流波形。
iⅠ0(j)=iⅠA(j)+iⅠB(j)+iⅠC(j),j=1,2,…,n
iⅡ0(j)=iⅡA(j)+iⅡB(j)+iⅡC(j),j=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