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9382.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婵;高艳华;石地娟;王钦玥;王澜潼;李莹;鲁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东立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56 | 分类号: | G01N30/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容器 涂覆装置 毛细管色谱柱 进气口 压力单元 大螺帽 固定架 密封门 内腔 固定毛细管 色谱柱连接 顶部设置 加压装置 生产效率 可开闭 容器壁 色谱柱 涂覆液 柱连接 试管 盛放 连通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包括:密封容器和压力单元;密封容器的容器壁上分别设置有色谱柱连接孔、进气口和可开闭的密封门,密封容器的内腔还设置有固定架;在使用状态下,盛放涂覆液的容器通过密封门进入密封容器的内腔,并置于固定架上,密封容器和压力单元通过进气口连通。现有技术中主要的涂覆装置仅由加压装置和单个的密封容器构成,密封容器内的空间仅可以放一个试管,密封容器顶部设置有大螺帽,在大螺帽上再设置一小的色谱柱连接孔用于插入和固定毛细管色谱柱,这样的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存在操作难度大、操作不方便、危险高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设备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毛细管色谱柱是一种气相色谱仪的核心元件,其内壁涂有具有分离作用的物质。毛细管色谱柱主要的涂覆方式是以惰性气体压力推动涂覆液通过毛细管柱,在柱内壁上留下一层液膜。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的涂覆装置仅由加压装置和单个的密封容器构成,密封容器内的空间仅可以放一个试管,密封容器顶部设置有大螺帽,在大螺帽上再设置一小的色谱柱连接孔用于插入和固定毛细管色谱柱。在实际日常生产中需要经常更换密封容器内盛在试管里的溶液,操作时要拧开大螺帽,再用镊子将试管小心取出然后再用镊子将试管放入,然后再将大螺帽拧紧,拧紧后再调整毛细管色谱柱插入试管的长短,然后通入惰性气体将涂覆液压入毛细管色谱柱,待毛细管色谱柱充满涂覆液后泄压,涂覆步骤完成。
这样的操作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首先,由于试管长度一般在7~20cm,相应的密封容器深度在20~22cm,在从顶部取出或放入试管时极不方便,需要用镊子小心操作,操作人员在放入时经常会因为镊子没夹紧而使试管坠落,摔坏试管底部,镊子的夹取部一般在2~5cm,在取放7~10cm的试管时更容易摔坏试管,同时,由于毛细管色谱柱所用的涂覆液的溶剂一般具有较大毒性、腐蚀性和易挥发性,摔坏试管极易造成危险。
其次,当取下大螺帽更换涂覆液时固定在色谱柱连接孔的色谱柱也会一同被取下,此时圆头螺帽容易翻滚污染色谱柱柱头。当需要拧上螺帽时,为了保证密封性操作人员需要将大螺帽拧的很紧,这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量会很大,在同时操作多个装置并经常换溶液时会导致操作人员的手指被拧破或起茧。
第三,由于拧紧大螺帽后内部空间不可见,需要操作人员凭手感调整毛细管色谱柱插入试管的长短,使毛细管色谱柱刚好与试管底接触,这样的操作经常导致毛细管色谱柱没有插带试管底部使试管内的溶液无法被全部压入色谱柱。
最后,由于目前的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在色谱柱完成涂覆后没有任何提示单元,这经常导致涂覆液在充满毛细管色谱柱后又从毛细管色谱柱内被持续压出,导致涂覆失败,同时毛细管色谱柱所用的涂覆液的溶剂一般具有较大毒性、腐蚀性和易挥发性,涂覆液从毛细管色谱柱流出极易造成危险。
综上,目前的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存在操作难度大、操作不方便、危险高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难度大、操作不方便、具有危险性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细管色谱柱涂覆装置,包括:密封容器和压力单元;
密封容器的容器壁上分别设置有色谱柱连接孔、进气口和可开闭的密封门,密封容器的内腔还设置有固定架;
在使用状态下,盛放涂覆液的容器通过密封门进入密封容器的内腔并置于固定架上,色谱柱通过色谱柱连接孔插入密封容器内腔,密封容器和压力单元通过进气口连通。
根据上述发明,进一步地,色谱柱连接孔设置在密封容器的顶部,盛放涂覆液的容器的开口与色谱柱连接孔开向密封容器内腔一侧的出口面对面设置,色谱柱连接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涂覆液容器的开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东立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兰州东立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9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