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5643.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钊;苏波;卓开阔;薄云览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1C3/02;B61C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动力电池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各列车上的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网关服务器,以及数据采集服务器,其中,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经由网关服务器接入列车的通信网络;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用于采集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并对电池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经由网关服务器传输至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传输至外部系统,以经由外部系统对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进行显示处理。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线路上所有列车的动力电池包进行集中监测管理,有效提升对动力电池包的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列车全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开始在全自动驾驶列车上应用,不需要在轨道沿线铺设导电轨,直接将动力电池用来为列车提供动力,降低了轨道建设的成本。但是,动力电池一旦故障,可能会导致运行线路停运,因此,对列车动力电池的及时维护、保养、故障提前预测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线路上所有列车的动力电池包进行集中监测管理,有效提升对动力电池包的维护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动力电池监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包括:设置于各列车上的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网关服务器,以及与所述网关服务器相连接的数据采集服务器,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经由所述网关服务器接入所述列车的通信网络;所述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用于采集所述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并对所述电池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经由所述网关服务器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传输至外部系统,以经由所述外部系统对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进行显示处理。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动力电池监测系统,通过设置于各列车上的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网关服务器,以及数据采集服务器,其中,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经由网关服务器接入列车的通信网络;动力电池监测设备,用于采集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并对电池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经由网关服务器传输至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传输至外部系统,以经由外部系统对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进行显示处理,能够实现对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线路上所有列车的动力电池包进行集中监测管理,有效提升对动力电池包的维护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动力电池监测方法,包括:经由网关服务器接入所述列车的通信网络;采集所述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并对所述电池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经由所述网关服务器传输至数据采集服务器;经由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传输至外部系统,以经由所述外部系统对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进行显示处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动力电池监测方法,通过经由网关服务器接入所述列车的通信网络;采集所述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并对所述电池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以及将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经由所述网关服务器传输至数据采集服务器;经由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将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传输至外部系统,以经由所述外部系统对所述解析处理后的电池数据进行显示处理,能够实现对列车上的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线路上所有列车的动力电池包进行集中监测管理,有效提升对动力电池包的维护效率。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5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