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4904.6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兆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89/00;C09D5/32;C09D7/63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板 吸热涂料 制备 十二烷基硫酸钠 太阳能利用技术 环氧树脂乳液 氯铂酸异丙醇 太阳能吸收率 三氧化二硼 四氧化三铁 改性甘油 胶原蛋白 硬脂酸铜 固化剂 黑曜石 重量份 粉化 改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该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30‑40份、改性黑曜石18‑26份、三氧化二硼14‑20份、四氧化三铁12‑20份、氯铂酸异丙醇4‑10份、胶原蛋白2‑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9份、硬脂酸铜1‑6份、固化剂1‑4份、助剂2‑5份。该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吸收率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不会出现粉化和脱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太阳能作为一种来源最丰富且可再生的能源,成为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在生活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太阳能板,但是太阳能板普遍存在吸热效率低,发射率高,导致光热转换时的热损失非常大。
公开号为CN10784124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氮化硅的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热涂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得:氮化硅15-40份、氮化铝5-10份、氧化铝5-15份、碳化硅5-12份、铝-锆偶联剂2-5份、有机膨润土2-6份、鳞片石墨粉5-20份、高分子分散剂1-2份、氟改性硅树脂5-10份、丙酮2-5份和醋酸丁酯6-10份。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涂料稳定性高,而且绿色环保,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该发明制备出的吸热涂料和太阳能板之间的粘结强度低,导致涂料易从太阳能板上脱离,影响光热转换的效率。
公开号为CN10767457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树脂60-80份、硅树脂8-12份、石墨8-12份、二氧化锰6-8份、四氧化三铁2-4份、钛白粉1-3份、吸光剂4-8份、吸光促进剂2-4份、干性油醇酸树脂8-12份。本发明吸热效率高、光反射率低、粘结力强,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但是该发明涂层在长时间使用后以出现粉化,脱落现象不适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吸收率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不会出现粉化和脱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板吸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30-40份、改性黑曜石18-26份、三氧化二硼14-20份、四氧化三铁12-20份、氯铂酸异丙醇4-10份、胶原蛋白2-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9份、硬脂酸铜1-6份、固化剂1-4份、助剂2-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32-38份、改性黑曜石20-24份、三氧化二硼16-18份、四氧化三铁14-18份、氯铂酸异丙醇6-8份、胶原蛋白4-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7份、硬脂酸铜2-5份、固化剂2-3份、助剂3-4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35份、改性黑曜石22份、三氧化二硼17份、四氧化三铁16份、氯铂酸异丙醇7份、胶原蛋白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份、硬脂酸铜3.5份、固化剂2.5份、助剂3.5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在甘油环氧树脂乳液中加入其重量份0.8倍的甲苯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40-55℃的条件下搅拌,同时缓慢滴加三甲基硅醇溶液,总滴加量为改性甘油环氧树脂的0.1-1%,再搅拌反应3-4小时,反应结束后,再对所得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得到改性甘油环氧树脂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兆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兆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