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9225.X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1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冯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飞扬测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8 | 分类号: | B22D1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装置 活动机架 第二驱动装置 驱动 第一驱动装置 自动加渣机 保护渣 布料器 储料罐 底座模 结晶器 蘑菇 圆周轨迹运动 结晶器水口 出料通道 连杆机构 对称 环抱 配合 | ||
1.一种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模组(1)、安装于底座模组(1)上的活动机架(2)、安装于活动机架(2)上并用于驱动活动机架(2)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安装于活动机架(2)上的储料罐(4)、安装于活动机架(2)上并与储料罐(4)连接的布料装置(5)、安装于活动机架(2)上并用于驱动布料装置(5)横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及安装于布料装置(5)与第二驱动装置(6)之间并配合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的连杆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装置(5)包括有与储料罐(4)连接的第一供料装置(51)、与第一供料装置(51)连接的第一输料管(52)、与第一输料管(52)连接的第一蘑菇布料器(53)、与储料罐(4)连接并与第一供料装置(51)对称的第二供料装置、与第二供料装置连接并与第一输料管(52)对称的第二输料管(55)及与第二输料管(55)连接并与第一蘑菇布料器(53)对称的第二蘑菇布料器(56);所述的第一输料管(52)末端与第二输料管(55)末端相对向内弯曲,形成环抱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蘑菇布料器(53)包括与第一输料管(52)连接的盖体(532)及安装于盖体(532)内并伸出盖体(532)的分布器(533),所述的分布器(533)与所述的盖体(532)之间形成有喇叭状的出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器(533)呈上端小下端大喇叭形状,该分布器(533)外表面为锥面(5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面(535)上成型有数条导向辐条(534),所述的第二蘑菇布料器(56)与第一蘑菇布料器(53)结构一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供料装置(51)包括有与第一输料管(52)连接的壳体(511)、设置于壳体(511)后端上侧并与储料罐(4)连接的保护渣入口(512)、设置于壳体(511)中腔体(513)内的螺旋给料器(514)、设置于壳体(511)中腔体内并用于支撑螺旋给料器(514)的支撑轴承(515)、设置于螺旋给料器(514)后端并用于驱动螺旋给料器(514)工作的第三驱动装置(516)、设置于壳体(511)前端下侧的脉冲风入口(517)、与脉冲风入口(517)连接的电磁脉冲阀(518)及与电磁脉冲阀(518)连接并用于提供脉冲压缩空气的气泵,所述的保护渣入口(512)与壳体(511)的腔体(513)连通,所述的脉冲风入口(517)与壳体(511)的腔体(513)连通,所述的第二供料装置与所述的第一供料装置(51)结构一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料管(52)包括有外管及设置于外管内并呈螺旋状的内管,所述的第二输料管(55)与所述的第一输料管(52)结构一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模组(1)包括有底座(11)、安装于底座(11)上的第一机架(12)、安装于第一机架(12)上的导轨(13)及安装于第一机架(12)上的控制箱(14);所述的活动机架(2)安装于所述的导轨(13)上,并可以沿该导轨(13)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机架(2)包括有安装于导轨(13)上的第二滑动座(21)及安装于第二滑动座(21)上的第二机架(22),所述的第二机架(22)设置有储料罐支撑架(23)及布料装置支撑架(24),所述的第一供料装置(51)和所述的第二供料装置安装于布料支撑架(24)上并可绕布料支撑架(24)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晶器自动加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7)包括有第一连杆机构(71)及与第一连杆机构(71)对称的第二连杆机构(72);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71)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6)中的第三滑动座(64)与第一输料管(52)的摇杆(712)及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二机架(22)和第一输料管(52)并用于支撑连杆(712)的支撑架(713),所述的摇杆(712)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第三滑动座(64)上,所述的摇杆(712)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第一输料管(52)上,所述的支撑架(713)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第二机架(22)上,所述的支撑架(713)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的第一输料管(52)上;所述的第二连杆机构(72)与第一连杆机构(71)结构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飞扬测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飞扬测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92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色金属定向铸造器
- 下一篇:一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