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的微生物菌群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36927.2 申请日: 2018-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9182195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1
发明(设计)人: 宋卓;孙海鹏;卢秦 申请(专利权)人: 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Q1/689;C12Q1/06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许飞
地址: 41002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疾病 风险预测 微生物群 发明微生物 微生物菌群 测序数据 常温运输 粪便样本 菌群分类 诊断试剂 标记物 方便性 检测 预测 菌群 无创 样本 应用 鉴别 总计 分析 健康 开发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用于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的微生物群及应用,发明人基于测定的总计57个健康对照、60个多发性硬化粪便样本测序数据的分析,鉴别出其中的菌群分类标记物。基于本发明的微生物群,可以有效预测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基于本发明微生物群开发的诊断试剂,可以有效预测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检测过程无创,安全性高。同时因为菌群样本可以常温运输,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的微生物菌群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近年来,人们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衡与多种疾病,如炎性肠病、肠易激惹综合症、糖尿病、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在神经病学领域,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MS发病机制未明,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疾病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为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病因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闻洁曦,郝洪军,高枫,等.肠道菌群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6,23(2):123-125.中对肠道菌群及其与MS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其中指出,虽然MS病因未明,但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可能在疾病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MS患者中,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反应免疫细胞数量增多,提示其发病与免疫机制相关。而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亦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相关。该文献中还对肠道菌群与MS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发现肠道中的拟杆菌、分节丝状菌、产气荚膜梭菌可能引发MS,乳酒念珠菌则有助于MS的治疗。该文献中也指出,尽管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关于肠道菌群在MS发病中的具体机制以及在MS病程中的作用突然仍需要大量研究探讨。

王文建,郑跃杰.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及相关疾病[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2):240-245.中指出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源于神经系统多处斑片状的脱髓鞘。动物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在神经脱髓鞘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肠道菌群被认为是MS等疾病发生脱髓鞘的初始炎症介导因子。研究证实MS患者肠道厚壁菌、拟杆菌及变形菌等正常人有差别,厚壁菌门明显减少,而已中产生丁酸盐的菌也同样减少;古生菌明显增高,甲烷短杆菌则有潜在的致炎作用;儿童早期MS患者肠道与感染相关的志贺菌、埃希肠杆菌、梭菌属增多,棒状杆菌和优杆菌则减少。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多项生理过程,包括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及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等,新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通过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免疫的途径参与了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肠道菌群的变化与MS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有关,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疗法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措施。

现有技术并未明确如何通过微生物菌群的情况来预测MS及相关疾病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组可以高效预测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的微生物菌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定量微生物群丰度的试剂在制备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风险预测的微生物菌群,包括健康人富集菌群和多发性硬化病人富集菌群,

健康人富集菌群至少含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6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