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3860.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梅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兖州区乾通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B28B11/24;B28B13/02;B28B15/00;B28B23/02;E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形 透光 混凝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和导光柱模块,所述导光柱模块预埋在所述混凝土中,所述导光柱模块包括多个导光柱、中部连接柱、端部连接柱,所述导光柱由边缘导光柱和中部导光柱组成,所述边缘导光柱沿着三边等间隔排列成等边三角形,所述中部导光柱同间隔错位分布在由所述边缘导光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内以使得任意相邻的三个导光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邻的导光柱的中部两两通过所述中部连接柱连接,所述边缘导光柱沿所述等边三角形的外侧端的中部平面向外延伸有端部连接柱。本发明的其导光材料容易布设且提高了透光混凝土板的强度,施工质量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光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透光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中设置导光材料使混凝土实现透光的技术,2001年,匈牙利建筑学家AronLosonczi首次提出了透光混凝土概念,并在2003年应用光玻璃纤维成功研制出透光混凝土。我国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榆构也相继研制成功。
透光混凝土常用于制作装饰板、地板等,现有的透光混凝土板中的导光材料有的采用逐层铺设,这样一方面导光材料的位置难以固定,另一方面施工效率慢,难以在现场浇筑;有的则在成型模具上穿孔以穿设并固定导光材料,这不但破坏了模具的结构,而且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撞击下容易损坏透光材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综上,现在急需一种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导光效果好的制备透光混凝土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其导光材料容易布设且提高了透光混凝土板的强度,施工质量可靠。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和导光柱模块,所述导光柱模块预埋在所述混凝土中,所述导光柱模块包括多个导光柱、中部连接柱、端部连接柱,所述导光柱由边缘导光柱和中部导光柱组成,所述边缘导光柱沿着三边等间隔排列成等边三角形,所述中部导光柱同间隔错位分布在由所述边缘导光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内以使得任意相邻的三个导光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邻的中部导光柱的中部两两通过所述中部连接柱连接,所述边缘导光柱沿所述等边三角形的外侧端的中部平面向外延伸有端部连接柱;所述导光柱、中部连接柱、端部连接柱为同一材料一体生产成型;所述导光柱的高度与透光混凝土板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一侧边上设置有n个边缘导光柱,所述第二模块的一侧边上设置有n-1个边缘导光柱,其中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块设置有3m个,第二模块设置有m个,每三个第一模块和一个模块相互之间通过玻璃胶拼接,其中m为不小于1的自然数。
优选的,所述端部连接柱的长度为所述中部连接柱长度的一半,同一所述边缘导光柱上的相邻端部连接柱夹角为60°。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模块的材质普通玻璃或有机玻璃,所述导光柱、中部连接柱和端部连接柱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中部连接柱和端部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的外壁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垂直于外壁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导光柱一体生产成型。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透光混凝土板内部还设置有钢丝网组件,所述钢丝网组件包括边缘钢丝、钢丝环和斜向钢丝,单个所述钢丝网组件的所述钢丝环的位置与所述钢丝环的位置与粘结成整体后的导光柱模块的所述导光柱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斜向钢丝将各相邻排错位两个的钢丝环相连接,所述边缘钢丝平行设置在边缘钢丝环的外侧,边缘钢丝环的斜向钢丝向外延伸与所述边缘钢丝相连接。
为达到另外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兖州区乾通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市兖州区乾通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3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