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气化半焦的冷却及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1872.6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李美喜;李维;张要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气化 冷却 收集 方法 | ||
1.加氢气化半焦的冷却及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半焦冷却器冷却从气化炉排出的高温半焦;(2)利用半焦收集器初次气固分离;(3)利用旋风分离器二次气固分离;其中,
(1)利用半焦冷却器冷却从气化炉排出的高温半焦:高温半焦由高温半焦进口送入半焦冷却器的第一个气室内,每个所述气室的顶部进气管和底部进气管向对应的所述气室内通入冷却气,通过调节每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控制高温半焦在每个所述气室的换热停留时间,高温半焦依次经多个所述气室冷却后的冷却半焦,随冷却气由冷却半焦出口排出,进入半焦收集器;
(2)利用半焦收集器初次气固分离:冷却半焦随冷却气进入所述半焦收集器,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底部的排料阀关闭,部分冷却半焦自然沉降落于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底部形成料层,当料层达到排料高度时,开启所述排料阀,排出部分冷却半焦,但留下的料层需覆盖住旋风分离器的半焦排出管的出口;未沉降的冷却半焦随冷却气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
(3)利用旋风分离器二次气固分离:未沉降的冷却半焦随冷却气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后,经所述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的冷却气进入气体管网,分离出的冷却半焦在所述半焦收集器排料时,伴随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内部的物料的排出,排入所述半焦收集器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气化半焦的冷却及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按如下方法操作:所述高温半焦进口设于所述半焦冷却器的下部,所述冷却半焦出口设于所述半焦冷却器的上部,通过调节第一个所述气室和最后一个所述气室相应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使得高温半焦在第一个所述气室和最后一个所述气室内处于溢流状态;位于第一个所述气室与最后一个所述气室之间的多个所述气室中,对于所述气室的出料侧的半焦流动口位于折流板组的下方,则相应的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大于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对于所述气室的出料侧的所述半焦流动口位于所述折流板组的上方,则相应的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与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气化半焦的冷却及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小于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与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之间的差值随加入高温半焦的增加而增大;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与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随加入高温半焦的量增加而增加;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与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之间的差值越大,高温半焦在第一个所述气室内的停留时间越长;
最后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相同;最后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随加入高温半焦的量增加而增加;
位于第一个所述气室与最后一个所述气室之间的多个所述气室中,各所述气室的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与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随加入高温半焦的量增加而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气化半焦的冷却及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半焦冷却器的出料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延长半焦在所述半焦冷却器内的停留时间来降低所述半焦冷却器的出料温度;具体操作方法为:
将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最后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分别增加50Nm3/h,延长半焦在所述半焦冷却器内的停留时间;若所述冷却半焦出口的温度值还是超出预设值,继续将第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最后一个所述气室的所述顶部进气管和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分别增加50Nm3/h,直至所述冷却半焦出口的温度值满足要求,在调节过程中,要保证第一个所述气室所述底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始终比所述顶部进气管的进气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能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8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