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离心泵具有减阻降噪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9664.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戈志鹏;董亮;刘骏旻;代翠;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4 | 分类号: | F04D29/24;F04D29/42;F04D29/66;G06F30/17;G06F30/20;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具有 减阻降噪 性能 仿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离心泵具有减阻降噪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在叶轮的叶片工作面上靠近叶片出口处设置多个类鲨鱼表皮的V型槽,多个V型槽相互平行并沿液力流向布置,所述V形槽在叶片出口处的截断面与叶片出口齐平;在蜗壳的隔舌附近设置类鸟类羽翼前缘的弧线凸起结构,弧线凸起结构的纵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线性正弦曲线,弧线凸起结构的起点位于隔舌与基圆相切处,终点位于蜗壳的第Ⅰ断面与第Ⅱ断面之间,本发明的V型槽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射流尾迹和边界层分离的现象,降低叶轮工作阻力,提高离心泵工作效率,弧线凸起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隔舌处离心泵的压力脉动,减少此处的动静干涉效应,从而降低离心泵运行时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离心泵具有减阻降噪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及流体输送装置,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潜艇、舰船和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其中约70%为离心泵。离心泵作为主要的输送设备之一,对于高效稳定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泵在流体输送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有冲击、脱流以及机械损失等引起的水力损失,造成流动的不稳定性和能量的浪费,同时由于内部流动结构复杂,离心泵运行过程中常伴有强烈的噪声。
由于水泵是流体机械领域一种比较成熟的机械,从传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提高泵效率和降低泵运行时的湍动噪声已经十分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进一步实现泵的减阻降噪功能。鲨鱼等位于食物链高端的海洋生物,经过漫长的自然进化和生物选择,迄今为止已具备了卓越的运动能力和生存能力,其皮肤表面具有优秀的低水力阻力系数、高速游动能力和低湍动噪声的特点。长耳鸮等鸟类的羽翼边缘基本都呈现非光滑的圆弧形态。本发明利用仿生学原理将鲨鱼皮肤表面特征形状提取、简化、抽象并应用于离心泵叶片的设计上,将鸟类羽翼前缘的形态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离心泵流动最复杂,对噪声影响最大的隔舌附近。通过全新的角度来设计离心泵,并且通过综合考量流体力学原理、几何学原理和实验数据,不同离心泵对应的最优仿生学尺寸通过设计公式都具体给出,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离心泵设计与试验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与人力资源,而且可以将其与计算机结合运用,使参数化设计成为可能。
专利号为201110308957.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获得离心泵的高效低噪叶轮方法,其首先通过传统方法得到离心泵叶轮的主要结构尺寸:叶轮进口直径、叶轮外径、叶片包角等,然后进行数值模拟进行性能预测,然后提出新的改进方案,再进行离心泵的性能评价,直到得到理想性能的离心泵。此种设计方法可以设计得到较高性能,较低噪声的离心泵叶片,但是过程较为繁琐复杂,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成本。专利号为201510351784.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减振降噪离心泵,其在隔舌和叶轮上加了很多棱柱结构,并在蜗壳结构上做了创新,但是其仿生结构的设计比较宽泛,只是给出一定的取值范围,没有具体的公式来指导设计参数,也没有提供完善准确的设计方案,而且其给出的设计方法很笼统没有针对性,很多特殊的离心泵产品上可能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离心泵具有减阻降噪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改善泵内流体流动达到减阻降噪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使离心泵具有减阻降噪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所述离心泵为闭式结构,主要包括叶轮和标准蜗壳,在所述叶轮的叶片工作面上靠近叶片出口处设置多个类鲨鱼表皮的V型槽,多个所述V型槽相互平行并沿液力流向布置,所述V形槽在叶片出口处的截断面与叶片出口齐平;
在所述标准蜗壳的隔舌附近设置类鸟类羽翼前缘的弧线凹凸结构,所述弧线凹凸结构的纵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线性正弦曲线,所述弧线凹凸结构的起点位于隔舌与基圆相切处,终点位于蜗壳的第Ⅰ断面与第Ⅱ断面之间,其中所述第Ⅰ断面是标准蜗壳出口中线与标准蜗壳外圆轮廓相交的截面,第Ⅱ断面是远离隔舌并且与第Ⅰ断面成45°角的截面。
优选地,多个所述V型槽形成V形槽组,所述V形槽组与前盖板以及后盖板的距离均为p,按照如下公式计算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9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