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钙华地表培养地皮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8093.0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代群威;闵世杰;赵玉连;李琼芳;党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G24/10;A01G2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皮菜 废弃 地表 环境友好型 地表处理 节能环保 人类活动 有效资源 原种制备 资源利用 制备 栽种 收获 污染 种植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废弃钙华地表培养地皮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原种制备;②废弃钙华地表处理;③栽种、与④定期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将废弃钙华地区的有效资源进行利用,符合资源利用,节能环保的要求;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操作可行性高、制备成本低、后期收获效果明显;可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地皮菜产量的影响;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种植过程中无其他有害污染,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钙华地表培养地皮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皮菜,中文学名普通念珠藻,又名地木耳、地软、地踏菜等。其在分类学中隶属于蓝藻门。普通念珠藻是一种固氮蓝藻,平时所见的是其原植体,它外由胶被包裹,内由藻丝弯曲、相互缠绕而成。普通念珠藻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蛋、木耳、银耳等;总氨基酸含量与发菜、香菇相近;同时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人们的席上佳肴、健康饮品和食品,并可入药,对某些疾病有独到的疗效,在《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有记载,它还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可作为生物肥料。地皮菜多生于含钙丰富的环境中,如喀斯特岩溶地区、北方黄土区等含钙丰富的环境,均有大量生长分布。其生命力十分强悍,能以休眠对抗长期干旱、高温、寒冷和高辐射。并在雨水到来时及时恢复活力进行迅速生长繁殖。
钙华是碳酸钙的沉积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文石。在四川存在有大范围的钙华景观,如黄龙、牟泥沟等景区。钙华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因素,自身存在退化现象。例如,黄龙风景区的钙华彩池,因钙华体自身结构构造、物质组分等因素,出现边石坝外壁中下部钙华的剥落,导致石坝塌陷。加上近几年地表溪流水量减少,使得某些钙华彩池干枯或季节性干枯,从而形成废弃钙华。
在我国境内,野生地皮菜的分布地域十分广泛,无论是在江南水乡、华北平原,还是在西北山区、长白山区以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都可见其分布。但是由于野生地皮菜的生长环境受到干旱少雨等自然界条件的限制,并且由于目前野生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类生产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野生地皮菜生长的范围有所萎缩,数量也开始锐减。为了满足对地皮菜的需求量,开始尝试人工培养的方式来种植地皮菜。
国家专利ZL 200910100851.2《一种地木耳的简易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公开了用塑料管围成的框架,框架上设置有网眼孔径为0.5~3.0毫米的培养网的简易培养装置,通过配方简明的培养液配置,各级控制条件规范、设施简易的人工水体地木耳种苗培养方式,规模化、开放式和大面积的自然水体,设施简易的地木耳培养方式,人工水体的地木耳种苗培养包括用烧瓶一级培养、用塑料桶二级培养和用水泥池地木耳苗培养;该发明的培养装置简易、方便、经济和实用,具有无土化、循环化利用、浮床式特点;本发明的培养方法一种培养设施简单易行,培养条件规范,培养成本较低,适于用自然水体大面积培养的地木耳的简易培养方法。
国家专利ZL 201610038782.7《一种室外栽培地木耳的方法》公开了如下方法,包括配制培养液、准备栽培床、原种制备、栽种、管理等步骤,其中,准备栽培床的方法为在倾斜15-30°的硬质坡面上,先铺有机质丰富的附着层,然后于所述附着层上种植苔藓层,置于通风良好的场地。运用本发明方法培养地木耳,品质好、无污染、安全性高、普通消费者易接受;生长快、产量高,一个生长周期每平方米可收获鲜地木耳4.5kg;方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低、能量消耗低、劳动强度小,适用于城乡室外规模化栽培,并且适于一年四季栽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8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